66书库小说网,66书库小说阅读网 > 军史小说 > 靖明 > 第242章 着实打!用心打!

第242章 着实打!用心打!

推荐阅读:重生了,回到小县城当豪门轮回乐园逆天邪神踏星女帝攻略楚倾歌万相之王重生之最强剑神覆汉国潮1980夜的命名术

    第242章着实打!用心打!
    除了仍列阁臣却不在京城的孙交,十七参策入宫议事。
    南方旱灾的情况,京城自然早有耳闻。要不然,也不会有人已经在议论什么这是因为对至圣先师弗敬,所以天象示警。
    难道维持现在的孔子祀典,南方立刻就会下雨了?
    朱厚熜看到人到齐了,冷冽地说道:“朕意已决,重定大成文宣先师祀典。”
    这个称呼一定,怎么改那就相当明确了。
    杨廷和担心地问:“陛下,臣等这数日已经盘点了各库各仓存银存粮……”
    朱厚熜抬起了手:“无需顾虑!离朕万寿圣节已经只有两月,颁旨下去,藩王勋戚可陆续启程入京了。各省总兵若由勋戚任者,先由其保举、以发于卒伍之将暂署。”
    崔元神色凛然,只是轻轻说了一句:“阁老,诸位,备战、备战罢。”
    都是聪明人,话不用多说。
    朝廷计算可用之钱粮,在如今这种情势下岂能只计算库存?
    这就是站队的决战,这也容不得被人拿着所谓“天时地利人和”就妥协。
    今天有困难,明天就会没有吗?什么才是最好的时机?
    狭路相逢,勇决者胜而已。
    朱厚熜冷漠地说道:“朕是天子。天下文武百官,士绅百姓,要立功还是附逆,一念之间而已。朕钦命张孚敬总督山东,天下还是有这么多人觉得朕意虽决,然天时地利人和之下,优势在彼辈,朕会退让。冥顽不化,那便以头颅家财为功为饷,谁愿为朕取之?”
    事已至此,杨廷和等人呼吸也沉重起来。
    朱厚熜看着他们:“朕向天下表明决意,便不再有所谓清君侧之由!再不从,便是反!诏告天下,万寿圣节后,朕南巡视灾。”
    崔元也浑身一震地看着他。
    但就跟御驾亲征一样,皇帝亲临地方,震慑力无人可比。
    不是山高皇帝远?不是有地利人和吗?
    当皇帝近在眼前了,地利何在?人和会不会瓦解?
    皇帝视灾,天时带来的机会又怎么用?赈灾敢不敢不尽心竭力?
    但南巡要钱,南巡要防刺驾。
    御书房内都为了皇帝要把他自己作为一张牌打出来而紧张地讨论着,但第一件要议定的事就是孔子祀典。
    其一,去孔子王号,改称大成文宣先师。
    其二,去孔子门人追尊之公侯伯等爵位,称先贤。
    其三,毁各地孔子塑像,改以木主,定下大小尺寸及其上所书文字。
    其四,规定孔庙每年只于诞辰一祭,十笾十豆;地方也只于诞辰一祭,八笾八豆。
    其五,改孔庙规制,不称殿……
    这件事最早议定,而且立刻就拟成了诏制,因为还要快马送往山东:今年诞辰,张孚敬就照此祀孔。
    御书房内继续商议南方灾情和其他事,而这道诏制也率先送到了国子监宣读。
    在朱厚熜的授意下,消息传得很快。
    大热天之中,已经抄了大半个月《实践学与辩证法之考》的监生们许多都上头了。
    “如此大事,就这样定了下来?这还是集议吗?何不直接下了诏制?”
    “设百官何用?养士何用?”
    “这实践学我等俱已全览,要我说,大谬!不通!”
    不是没有人想到皇帝手底下有那么多人,还要他们来誊抄是什么用意。
    但突然出现祀孔议,又突然就议完了,简直是丝毫不尊重反对官员及士子的意见。
    怎么敢的?南方大旱,天象都示警了!
    “……诸位!诸位!王给事要去叩阙了!承天门外,已经有数位大人一起叩阙了!”院外赶进来一个兴奋的监生,“此乱制!历朝历代皆尊孔崇儒,诚如王给事所说,此制一出,有明之不终乎?国家养士百年,仗义死节正在今日!”
    朱厚熜盗自杨慎又用来夸奖他的话传出来之后,今天被用在了这里。
    国子监中顿时激情澎湃,太多监生头脑发热了。
    但是,这其中也有不少人冷眼旁观,又或者出于友谊劝告自己的一些朋友。
    “既已下旨,不可冲动,此抗旨不遵之举!”
    “应德,你还年轻,你不懂!”
    “我怎么不懂,我……”
    “你颇喜天文地理、奇门遁甲、兵法奇谋、算学历法,伱自是对那物理之道颇以为然!可你贡入国子监,是来研习经典,以为国之栋梁的!如今虽尚未中举,也要常怀忧国之心!你出自常州府,现在南方大旱,你不心忧家乡百姓吗?这都是陛下被奸党所误不尊师重道、改制变法所致!今仗义死节,你去不去?”
    字应诚的常州府贡生唐顺之眼神复杂地看着他。
    他今年虚岁十八,虽然看得通透,但终究还有许多对朋友的感情义气,不至于那么冷漠。
    可他这种无言落在朋友眼中,那就是贪生怕死了,只见他这朋友一甩袖子:“道不同不相为谋,今日你我恩断义绝!”
    说罢兴冲冲地和那些准备一同去叩阙的人汇合了。
    唐顺之无奈地抓了抓头。
    傻子吗这不是?读不出来那《实践学与辩证法之考》中的奥妙无穷?
    在国子监里,也有许多年纪要大得多的监生。
    他们看着这些年轻人,看见了被围在其中虽然表现得很激动但难掩惶恐的孔哲文及诸先贤后人,眼中闪动着莫名的光芒。
    为什么在这个时候突然下这道诏制拟定了孔子祀典,许多人真是傻哦。
    大势已定,说不定明年的乡试、后年的会试,真的会考实践学与辩证法。
    前所未有的机会!
    天下将空出不知道多少官位!
    在国子监里的,在京城住着的,许多士子都加入了前往承天门外叩阙的队伍。
    只要有人带头,总会有人感觉人多势众,“大事可为”。
    御书房内还在商议对南方赈灾的安排,这牵涉到灾情的查实,涉及到今年粮赋优免,更涉及到后续赈灾粮和赈灾银的安排。
    黄锦匆匆来报:“陛下,承天门外礼科给事王汝梅手举血书,计有大小官员四十九人、监生一百八十三人、在京士子三十五人叩阙,人数还在变多。”
    崔元等人都看向皇帝。
    朱厚熜竟笑了起来:“可有说什么?”
    “王汝梅高呼……”黄锦有点忐忑地看了看他,“南方大旱,天象示警,陛下宜收回大成至圣文宣王祀典新制,下罪己诏,斋戒祈雨……”
    “罪己诏?祈雨?”朱厚熜干笑了两声挥了挥手,“朕和参策们忙着呢。去传朕口谕,诏制已下,天下遵行。口谕宣三遍,不散的,罢官、除监、革功名,每人杖二十。”
    “陛下……”杨廷和惊得站了起来,“那已经是逾二百人了……”
    虽然没有高品官员参与,但这么多官员一口气都罢掉,六部办事之人少了这么多,还有很多事需要人办呢!
    朱厚熜抬手压了压:“继续议事。大明别的不多,聪明人多的是!”
    黄锦匆匆离开御书房,先去通知了张永。
    如果真的不肯散,那这打屁股的事,可需要很多行廷杖的人。
    另外,京城难道不提防一下后续反应吗?
    承天门外,王汝梅表情坚定地双手高捧着那个血书,仍旧在高声重复着那句话:“南方大旱,民不聊生。天象示警,臣等伏惟陛下收回大成至圣文宣王祀典新制,下罪己诏,斋戒祈雨,以解百姓之忧,天下之忧!”
    他的声音有些嘶哑了,他喊一句,身边那些人一看乌泱泱地跪着一片,都扯开了嗓子跟着喊。
    这声浪一直传到外金水桥南面的五府六部诸衙门。
    户部照磨所的照磨范廷如今仍任着照磨。
    其实之前朝堂高官变动不小,他是有机会去做个正六品主事的,可是他怕。
    当然了,他也只是举人出身,做个正八品京官,将来哪怕再要升个官,最好也去那些闲散部门。
    户部主事都是要在各省清吏司里负责更多事的,一不小心就会出岔子!
    现在,范廷看着前方外金水桥旁站着的锦衣卫北镇抚使王佐的背影。
    王佐暂署锦衣卫指挥使之职权,他现在竟然冷眼看着更多人从左安门、右安门进来加入那叩阙的队伍。
    要出大事了!
    户部也去了几个主事、员外郎和郎中,现在各部各衙跑到那边“不干正事”的官员已经达到了五十八人,范廷瞅了瞅一旁和自己一起看热闹的正九品检校:“要出大事了!”
    那检校眼睛放光:“要出大事了!”
    最好都被罢官!
    范廷还记得上一次去寿宁侯府见那什么管事方沐贤,看到方沐贤在那跪下出首之后自己身上出过多少汗。
    罪己诏这种事,怎么能逼皇帝去下呢?那得他自己愿意才行!
    这些人是疯了吧?
    身为户部照磨,范廷自然也知道现在南京多地有公文到京,知道大旱的事。
    大明这么大,每年总有些地方遭各种灾。有地龙翻身,雨、旱、蝗、风……
    没眼下新法这些事之前,不是照样不绝?
    范廷是不考虑什么政治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的,他已经过了曾经满怀壮志的年纪,如今他只是在京城做个小官,有个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安稳生活。
    看来还是他们许多人的田产太多了,怕新法。
    但都还没做官的这些监生和士子凑什么热闹?
    范廷就这样想着,忽然感觉前面安静了一阵,然后再次喧闹起来。
    这回声音就很杂乱了。
    杂乱一阵,安静片刻,然后又杂乱起来,甚至多了哭声。
    可又有一些人低着头匆匆地从外金水桥走开,在王佐的冷眼中逃也似地离开了左右安门。
    第三回喧闹后,那里面的喧闹声变得更大了。
    片刻之后,就有惨呼传来。
    范廷倒吸一口凉气,失声说道:“廷杖?”
    检校兴奋地回答:“廷杖!里面还留着二百多人吧?”
    好家伙!
    他很想跑过去看看,但不敢。
    五府六部的门口,不知道多少人跟他们一样挤在门口远远看着那边的。
    被外金水桥挡住的承天门外,如今是什么情况看不清楚。
    但是那此起彼伏的惨呼成了主要的声音,还有哭声和咒骂声。
    他们只看见又有人跑上了外金水桥想离开,但王佐带着许多锦衣卫堵在了桥顶端,远远地瞧着还有抽刀把他们赶回去的动作。
    检校突然说:“我出去办一趟差。”
    赶紧去通知自己开药铺的小舅子,今天金疮药应该能卖个好价钱!
    承天门外,王汝梅被按在地上。
    “啪!”
    那天没享受到的廷杖,今天享受到了。
    好他妈的痛!
    皇帝是真的疯了!真的疯了!
    如今是什么情形啊?真要天下大乱吗?
    “昏君!昏君呐!”他用呼喊声发泄着屁股那里传来的痛。
    罢官、革除功名。
    废了,已经废了。
    他在剧痛和气愤中彻底失了智。
    在前面监刑的黄锦脸一沉:“冥顽不化辱骂君父!加仗二十!着实打!用心打!”
    这是他擅自加的,可他并不怕皇帝责罚。
    御书房内,现在讨论的可是备战、备灾!
    最让黄锦气愤的是,皇帝殚精竭虑变法富国,这帮人却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肯偃旗息鼓,总要生事!
    陛下的圣明勤勉,学问精深,连参策们都心服口服。
    眼前这些四五六七八九品,难道不想想为什么没有三品以上在这里吗?
    就凭你们?
    孔哲文是想走的,可他没脸走啊。
    是要革他先祖的王号、降他先祖的祭祀规格啊!
    现在,这该死的司礼监秉笔、御用太监黄锦带来的小太监不够。
    人太多了,他们还必须要排队挨打。
    看着最先被打的官员们在那哀嚎、屁股外的官服都被打得和血肉黏在一起,孔哲文的腿很软,浑身都在发抖。
    王汝梅的二十杖已经打完了,现在又在打新加的二十杖,杖杖势大力沉。
    “……堂堂言官,堂堂言官……”
    要被杖毙吧?
    这肯定要被杖毙!
    孔哲文远远看了一眼脸色冰寒的黄锦,从他眼中只看到了不加掩饰的杀意。
    就在这时,又有中书舍人从承天门内出来,手里捧着一道圣旨往六科廊的方向走去。
    在六科廊再走一遍,圣旨就可以颁下去了。
    他们不知道圣旨的内容是什么,但是很明显,他们在这里挨打,御书房内,皇帝和参策们还在源源不断地做着事关天下苍生的决定。
    竟似没有被他们的叩阙耽搁分毫。
    也分毫不在意这里会不会被打死人!
    终于一篷热尿浸湿了孔哲文的裤裆:皇帝就是要杀人。
    连大成至圣文宣王都要革了王号、降了祭祀规格,他还在乎青史名声吗?
    旨意没有提到衍圣公怎么办,但张杀头去了山东。
    爹……
    孔哲文软软晕倒在了地上——叩阙很累的,这大热天的已经在这里跪了很久,现在又这么惨烈这么惊吓、浑身都是冷汗。
    过了不知道多久,突然感觉到剧痛,孔哲文醒了过来。
    “啊——”
    惨呼声穿不透承天门、奉天门、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这重重宫门,所以位于其后的御书房内根本听不到。
    这里很安静。
    朱厚熜点了点头:“那就这么办。受灾各省巡水御史改巡视水利赈灾事,四品及以下赈灾不力之官吏,可先就地免职,报各省总督后就地擢升用事之官吏,不拘出身、不拘品级!”
    知府以下,不好好办事就撸掉。
    什么举人秀才天花板?
    为什么现在这么能闹?还不是因为当官太好了?
    还缺想当官、想当大官的?
    “传旨各省总督,三品及以下,可先定罪查抄、报备至京即可。各省布政使,若不忠君用事,可先免职解送入京!”
    每个省,也只有两个左右布政使是从二品。
    这道旨意一出,各省总督在这非常之时的权限大得吓人。
    好在七参策离京及之前的布置之后,各省总督现在都是自己人。
    关键其实是那查抄二字。
    朱厚熜扫视了一圈:“今年累一点。杀了这一遍,海阔天空!”
    一天之内,十五道圣旨发出。
    除了重定孔子祀典那一道诏制发往整个大明,其余南直隶及诸省都有一道。
    承天门外,王汝梅及另外六个悲愤交集口出狂言的官员确实被杖毙了,还有七个监生、士子。
    十四人被当场杖毙,二百五十七人活着被抬出左右安门。
    罢官、除监、革除功名。
    说来也怪,在这京城,入夜之后竟有了一场暴雨。
    唐顺之呆呆地听着窗外的雨声。
    朱厚熜在养心殿内也觉得有点搞。
    但南方呢?

本文网址:http://www.66shuku.com/xs/3/3926/2226178.html,手机请浏览:m.66shuku.com/book/3926/ 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