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连输两阵
推荐阅读:重生了,回到小县城当豪门、轮回乐园、逆天邪神、踏星、女帝攻略楚倾歌、万相之王、重生之最强剑神、覆汉、国潮1980、夜的命名术、
杨廷和等人愕然片刻,刚刚站起来的他们又跪了下去。
“天位不可久虚,嗣君已至行殿,内外文武百官,可即日上笺劝进!”
杨廷和不禁问道:“是口谕?可有懿旨?”
谷大用摇了摇头,杨廷和站起来之后怅然若失。
臣下还想再劝,奈何太后先降:她甚至不做个样子让这里派人回城请旨,昨晚就已降下了口谕。
虽然没有明说只继统不继嗣,也没有落于文字,但今日行殿中这么多人全都听到了刚才那番话,嗣君就是以继统不继嗣的态度登基的。
这会是既成事实。今天嗣君把话都说得这么透彻了,以后再议论这件事就是纠缠不休。
杨廷和咬了咬牙,又跪了下来:“老臣万死奏请殿下:仪注可改,然殿下应当知晓只继统不继嗣隐忧颇多,老臣请殿下容缓追尊兴献王。”
朱厚熜皱了皱眉:“名不正则言不顺,我继位后,自当奉迎母妃入宫,也尽快追尊生父、加尊生母为太后,这是人子应尽之孝道。”
杨廷和悲从中来,用一种哀求一般的语气反问道:“宸濠之乱刚刚平息,望殿下体恤百姓。若知殿下是以藩王继统,其他藩王乱起来如何是好?”
“乱不了!”朱厚熜提高了一点声调,“这是特殊的大统交替之际,以安化王、宁王前车之鉴,令当地先以二十七月为期,束缚各王府于府内为大行皇帝服丧,有何不可?少了藩王之扰,百姓只会拍手称快!”
杨廷和张了张嘴,没想到他会这么回答。
宗亲的支持他不要吗?
“我登基后,自会赏赐诸王府。恩威并施,如今的藩王想乱起来,谈何容易?”
继位之初就把大礼议闹得沸沸扬扬的嘉靖怎么没遇到什么藩王反叛?
朱厚熜缓和了一下语气,继续说道:“听了阁老们这月余在京中所操劳的事,我知道你们也想革弊图新。方向是一致的,就不要在我如何继位的形式上消耗精力了。杨阁老,你该很清楚这件事争下去会是什么结果。死谏我的,附和我的,那不就成了党争?一个个都无心国事了,我不想那样,明白吗?”
杨廷和不再说话了。
原来因循守旧,仅仅只的是这件事的处理吗?
是他杨廷和缺了一份气魄?
不……杨廷和抬头看了看嗣君,从他眼中看到了只属于成年人的那种意味深长的洞悉。
是真的洞悉,仿佛杨廷和心里曾转过什么样的念头,他全都清楚。
理解,又带着些敲打的意味。
这话语权,杨廷和并不是为了私欲而争的。
十五岁的君王,杨廷和的前辈曾有刻骨的教训。李东阳再如何忍辱负重,“伴食宰相”的名声传了多少年?
一个不好就是内臣继续做大,奸佞横行。
皇帝年轻气盛,他是个英明君主的概率实在太低了。
杨廷和现在只知道,一番筹谋已经输了一大半。
同意改了仪注,是输掉的第一回合。
在这里就明确同意了他继统不继嗣,是输掉的第二回合。
接下来说都想革弊图新,但如何施行新政就必是第三回合了。
以这位嗣君的性格,他真的能听劝吗?
这是杨廷和最后的坚持。
心情复杂间,蒋冕又跪了下来:“殿下,臣蒋冕叩请殿下,继嗣一子到大行皇帝名下,也需慎之又慎。殿下既然心意已决,何必又埋后患?”
朱厚熜意味深长地看着蒋冕。
聪明人啊。
屋顶多掀一些,就是很有用。
他思索了一番之后就说道:“此事言之过早,朕才十五岁,急什么?”
既不能是长子,更不能是嫡长子,谁知道那是猴年马月的事?
朱厚熜表明一下“态度”而已。
蒋冕说出了这番话,达到了他的目的也就不再言语。
其他人只是看着蒋冕,暗骂了一句罢了。
谷大用眼见如此,拜了拜之后已经转身走到行殿门口高声唱道:“太后口谕:天位不可久虚,嗣君已至行殿,内外文武百官,可即日上笺劝进!嗣君升坐,百官朝见!”
……
大明嗣君、今日之后的天子终于出现在京城文武百官甚至军民耆老代表面前,行殿内外,乌泱泱的一片跪了下去。
站在最前排,隐隐约约听到行殿中刚才那一阵声音的徐鹏举率领有资格进入行殿的重臣,进来之后先是行了四拜的朝见礼。
徐鹏举看到徐光祚对他点了点头,也看到杨廷和等人通红的眼眶中恍惚的眼神,还有谷大用、王府属官看向嗣君时敬佩的目光。
他拿出了幕僚师爷精心准备好的第一份劝进笺,双手高举大声说道:“臣,魏国公徐鹏举,叩请殿下早登宝位。”
三劝三辞,潜规则。
为表庄重,套路都是固定的。
朱厚熜在御座上稳稳坐着,看眼前这么多人一个个掏出劝进笺来,由负责礼仪的人收集起来放在盘中呈到面前来。
而朱厚熜则摇了摇头,叹着气说着第一遍推辞的话:“所请不允。”
“臣,魏国公徐鹏举,叩请殿下早登宸极至尊,以慰群生之望!”他掏出了第二封劝进笺。
朱厚熜这回拿了一封劝进笺看了看,装模作样地回答:“览启益增哀感,即位之事岂忍言之?所请不允。”
“四海之心向往殊切,臣,魏国公徐鹏举,伏望殿下仰遵祖训,俯顺群情,少抑冲怀,亟登大位!”
又一轮劝进笺送上来,这回多看了几封,底下一直跪着。
朱厚熜知道自己可能处理得比嘉靖更漂亮,因为他对这件事的走向和各方的底线知道得更清楚,因为他很坦诚地与周诏、袁宗皋、张佐等人商量过了,因为他确实有一个成年人的心性。
在皇权光环的加持下,似乎有势如破竹之感。
但他知道这仅仅是因为登基一事确实已经骑虎难下,杨廷和的个性和他的实力根基决定了他做不来那个权奸——朱厚照驾崩前,被杨廷和他们恨之入骨的“八虎”还有三人仍旧受宠、掌握大权呢。
原本的嘉靖也过了这一关,但后来的大礼议仍旧持续了多年。
自己又已经改变了多少呢?
接下来在具体的事务上才是真正争权的开始。
想着这些,朱厚熜放下手头这份劝进笺之后,眼神坚定地看向了众人:“再三览启,具见卿等忠爱至意。宗社事重,不敢固拒,勉从所请。礼部何在?”
毛澄心情复杂地回答:“臣,礼部尚书毛澄,拜见殿下。”
“予钦奉皇兄大行皇帝命遣官迎取来京,奉慈寿皇太后懿旨,天位不可久虚,命以四月二十二日即皇帝位。尔文武百官及军民耆老合词劝进,至再至三,情辞恳切,勉从所请,其具仪来闻。”
“臣遵旨!”
山呼万岁之声,在这京城宣武门外、天地山川坛侧面响起。
“天位不可久虚,嗣君已至行殿,内外文武百官,可即日上笺劝进!”
杨廷和不禁问道:“是口谕?可有懿旨?”
谷大用摇了摇头,杨廷和站起来之后怅然若失。
臣下还想再劝,奈何太后先降:她甚至不做个样子让这里派人回城请旨,昨晚就已降下了口谕。
虽然没有明说只继统不继嗣,也没有落于文字,但今日行殿中这么多人全都听到了刚才那番话,嗣君就是以继统不继嗣的态度登基的。
这会是既成事实。今天嗣君把话都说得这么透彻了,以后再议论这件事就是纠缠不休。
杨廷和咬了咬牙,又跪了下来:“老臣万死奏请殿下:仪注可改,然殿下应当知晓只继统不继嗣隐忧颇多,老臣请殿下容缓追尊兴献王。”
朱厚熜皱了皱眉:“名不正则言不顺,我继位后,自当奉迎母妃入宫,也尽快追尊生父、加尊生母为太后,这是人子应尽之孝道。”
杨廷和悲从中来,用一种哀求一般的语气反问道:“宸濠之乱刚刚平息,望殿下体恤百姓。若知殿下是以藩王继统,其他藩王乱起来如何是好?”
“乱不了!”朱厚熜提高了一点声调,“这是特殊的大统交替之际,以安化王、宁王前车之鉴,令当地先以二十七月为期,束缚各王府于府内为大行皇帝服丧,有何不可?少了藩王之扰,百姓只会拍手称快!”
杨廷和张了张嘴,没想到他会这么回答。
宗亲的支持他不要吗?
“我登基后,自会赏赐诸王府。恩威并施,如今的藩王想乱起来,谈何容易?”
继位之初就把大礼议闹得沸沸扬扬的嘉靖怎么没遇到什么藩王反叛?
朱厚熜缓和了一下语气,继续说道:“听了阁老们这月余在京中所操劳的事,我知道你们也想革弊图新。方向是一致的,就不要在我如何继位的形式上消耗精力了。杨阁老,你该很清楚这件事争下去会是什么结果。死谏我的,附和我的,那不就成了党争?一个个都无心国事了,我不想那样,明白吗?”
杨廷和不再说话了。
原来因循守旧,仅仅只的是这件事的处理吗?
是他杨廷和缺了一份气魄?
不……杨廷和抬头看了看嗣君,从他眼中看到了只属于成年人的那种意味深长的洞悉。
是真的洞悉,仿佛杨廷和心里曾转过什么样的念头,他全都清楚。
理解,又带着些敲打的意味。
这话语权,杨廷和并不是为了私欲而争的。
十五岁的君王,杨廷和的前辈曾有刻骨的教训。李东阳再如何忍辱负重,“伴食宰相”的名声传了多少年?
一个不好就是内臣继续做大,奸佞横行。
皇帝年轻气盛,他是个英明君主的概率实在太低了。
杨廷和现在只知道,一番筹谋已经输了一大半。
同意改了仪注,是输掉的第一回合。
在这里就明确同意了他继统不继嗣,是输掉的第二回合。
接下来说都想革弊图新,但如何施行新政就必是第三回合了。
以这位嗣君的性格,他真的能听劝吗?
这是杨廷和最后的坚持。
心情复杂间,蒋冕又跪了下来:“殿下,臣蒋冕叩请殿下,继嗣一子到大行皇帝名下,也需慎之又慎。殿下既然心意已决,何必又埋后患?”
朱厚熜意味深长地看着蒋冕。
聪明人啊。
屋顶多掀一些,就是很有用。
他思索了一番之后就说道:“此事言之过早,朕才十五岁,急什么?”
既不能是长子,更不能是嫡长子,谁知道那是猴年马月的事?
朱厚熜表明一下“态度”而已。
蒋冕说出了这番话,达到了他的目的也就不再言语。
其他人只是看着蒋冕,暗骂了一句罢了。
谷大用眼见如此,拜了拜之后已经转身走到行殿门口高声唱道:“太后口谕:天位不可久虚,嗣君已至行殿,内外文武百官,可即日上笺劝进!嗣君升坐,百官朝见!”
……
大明嗣君、今日之后的天子终于出现在京城文武百官甚至军民耆老代表面前,行殿内外,乌泱泱的一片跪了下去。
站在最前排,隐隐约约听到行殿中刚才那一阵声音的徐鹏举率领有资格进入行殿的重臣,进来之后先是行了四拜的朝见礼。
徐鹏举看到徐光祚对他点了点头,也看到杨廷和等人通红的眼眶中恍惚的眼神,还有谷大用、王府属官看向嗣君时敬佩的目光。
他拿出了幕僚师爷精心准备好的第一份劝进笺,双手高举大声说道:“臣,魏国公徐鹏举,叩请殿下早登宝位。”
三劝三辞,潜规则。
为表庄重,套路都是固定的。
朱厚熜在御座上稳稳坐着,看眼前这么多人一个个掏出劝进笺来,由负责礼仪的人收集起来放在盘中呈到面前来。
而朱厚熜则摇了摇头,叹着气说着第一遍推辞的话:“所请不允。”
“臣,魏国公徐鹏举,叩请殿下早登宸极至尊,以慰群生之望!”他掏出了第二封劝进笺。
朱厚熜这回拿了一封劝进笺看了看,装模作样地回答:“览启益增哀感,即位之事岂忍言之?所请不允。”
“四海之心向往殊切,臣,魏国公徐鹏举,伏望殿下仰遵祖训,俯顺群情,少抑冲怀,亟登大位!”
又一轮劝进笺送上来,这回多看了几封,底下一直跪着。
朱厚熜知道自己可能处理得比嘉靖更漂亮,因为他对这件事的走向和各方的底线知道得更清楚,因为他很坦诚地与周诏、袁宗皋、张佐等人商量过了,因为他确实有一个成年人的心性。
在皇权光环的加持下,似乎有势如破竹之感。
但他知道这仅仅是因为登基一事确实已经骑虎难下,杨廷和的个性和他的实力根基决定了他做不来那个权奸——朱厚照驾崩前,被杨廷和他们恨之入骨的“八虎”还有三人仍旧受宠、掌握大权呢。
原本的嘉靖也过了这一关,但后来的大礼议仍旧持续了多年。
自己又已经改变了多少呢?
接下来在具体的事务上才是真正争权的开始。
想着这些,朱厚熜放下手头这份劝进笺之后,眼神坚定地看向了众人:“再三览启,具见卿等忠爱至意。宗社事重,不敢固拒,勉从所请。礼部何在?”
毛澄心情复杂地回答:“臣,礼部尚书毛澄,拜见殿下。”
“予钦奉皇兄大行皇帝命遣官迎取来京,奉慈寿皇太后懿旨,天位不可久虚,命以四月二十二日即皇帝位。尔文武百官及军民耆老合词劝进,至再至三,情辞恳切,勉从所请,其具仪来闻。”
“臣遵旨!”
山呼万岁之声,在这京城宣武门外、天地山川坛侧面响起。
本文网址:http://www.66shuku.com/xs/3/3926/2225957.html,手机请浏览:m.66shuku.com/book/3926/ 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