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第 290 章

推荐阅读:重生了,回到小县城当豪门轮回乐园逆天邪神踏星女帝攻略楚倾歌万相之王重生之最强剑神覆汉国潮1980夜的命名术

    林真和官朋等人站在离州的城楼上,望着随行商散商远行的人们,“有这些行商散商一路照顾着,他们路上应该无忧,至于能招引来多少百姓到离州,全看他们的本事了。”
    “本就是无本的买卖,招来越多越好,纵使少一些,不碍事。”官朋道。
    林真点头:“确实是这么回事,我就是想着,要是以后那些其他州府的官员知道我们离州在他们眼皮子下面招人,会怎么瞧我们。”
    林真,官朋,高通不约而同地摸了摸鼻子。
    判官蒋靖瞧着他们三人这样,双手揣在捂手的皮毛套子里,觉着有点好笑。
    这是他来离州的第十五年了,顾凛是他迎来的第三任离州知州,目前看来他对顾凛这个离州知州还挺好奇的,希望这位离州知州待的时间长一些,别折腾着折腾着把自己折腾走了。
    这是孔正第一次出远门,还是离开了生养他的离州,到了另外一个地方。
    跟他同行的还有另外二十九人,随着离离州越来越远,他们发现雪渐渐薄了,也少了很多。
    而很快,他们就不习惯地换下了身上厚实的冬衣,穿上深秋的衣裳。
    大家望着眼前连雪都没有,甚至还出着太阳的地方,觉得额外新奇。
    “这地方是叫雍州吧?”一人望着不算热闹的城镇,道。
    孔正道:“对,带我们来的那些行商说了,此处是雍州,这儿前两年刚发生过旱灾,不知道这里的百姓是不是喘过气来了。”
    行商鉴于与林真的交情,没有一到雍州就彻底放了手,而是派了两个人给他们引路,并且让他们有事可以找自己。
    这让孔正他们放下了些许心,在雍州这个名叫麻安县的地方转了两天,心思最活泛的孔正脑袋转了转,跟同行的人道:“我这两天看了看,这麻安县的人过得不怎么好,大街上死气沉沉的,做活的人少,卖东西的人也少,我们恐怕要去远一点的乡村里逛逛。”
    对这样的县城,孔正他们不陌生,从前的离州州府也是这样的,卖东西的死气沉沉,路上的人也死气沉沉,那是人没了奔头的样子。
    在这样的地方,孔正觉得他们可以快刀斩乱麻,他扮成招工的管事,其他人扮做自己从其他地方招的工,从麻安县路过。
    同时放出还要继续招工的消息,先把人骗上路,等这些人到了离州,发现离州的好,还怕他们不把全家都带去离州吗?
    就他们州府那条件,他们听着也心动。
    说干就干,孔正带着几个人,装作路过,在麻安县城不远处的人家讨口水喝。
    雍州前两年遭遇了百年难得一遇的大旱,此处的百姓组成复杂,有些是旱灾过后回来的原来的村民,有些是其他同样遭了难,听闻雍州安置难民留下来的。
    但大家伙都日子还是不好过,朝廷虽然免了两年的赋税,可粮种从哪里来,锄头镰刀从哪里来,要是遇到点风寒头疼,除了硬扛,没什么法子。
    孔正他们盯上的这家人在几户人家的中间,一间摇摇欲坠的茅草屋,屋子前边正好有个三十来岁的汉子在翻菜地。
    看到他们一行人来,警惕地立着锄头站着。
    孔正这个临时的管事站在前头,对这个汉子道:“大哥,我们是从其他地方来路过的,可否讨碗水喝。”
    “不白喝,给三文钱。”
    孔正可不是冤大头,现在又没有旱灾,三文钱买几碗水绰绰有余。
    茅屋里还有人,汉子低声让他们别出来,望了望孔正一行人还有他手里的三文钱,答应了:“你们等着,我去屋里给你们倒水。”
    “行,谢谢大哥,大哥把铜钱拿上。”
    汉子看他们还算有礼,不像奸邪之人,走过来把铜钱拿上,点了点头去屋里倒水。
    屋里,汉子的妻子还有两个孩子围上来,有些害怕。
    经历过旱灾,失去了亲人,他们对人的戒心很高,要不是这三文钱,汉子根本不会答应给他们水。
    “孩子他爹,那些人是什么人,怎么站在我们家外边。”
    汉子把手里的三文钱递给妻子:“是过路的人,讨碗水喝。”
    “他们不是坏人吧?”
    “看着不像。”
    汉子的妻子捏着那三文钱,心有戚戚然。
    悄悄从窗子口那里往外看,两个十二三岁的孩子也一样看着孔正他们。
    只听到外边传来说话声:“咱们什么时候才能回离州啊,晚一天去就是七文钱的工钱,我这心里头急啊!”
    “你急什么,孔管事都不急,孔管事的工钱更高些呢,要不是来接我们去,天天在厂子里头吃那顿有油水的饭多安逸。”
    故意让他们找话头子的孔正一听却真情实感地想念水泥厂的饭菜了,带着点儿管事派头地道:“咱们厂子的饭菜没得说,这个,”他竖起一个大拇指,“每天都是三个炒菜一个汤,高粱米大米的两餐饭管够,吃完了还饿就去添,连厂长都跟我们吃一样的。”
    其他人也吞了吞口水,装作第一次进厂的那个道:“像我这种新进去的人也能吃上饭菜吗,是不是要钱买?”
    孔正大声道:“我们老板说了,这叫工人餐,只要是在那里干活的都能吃,也不扣工钱。”
    “我们厂子这边只有一餐,州府里头的水粉坊,肥皂坊,香皂坊,还有雪花膏坊那些上夜班的时候连下午都能在工坊里吃,还能多得六文钱,一个月下来有两百多文呢。”
    他们故意放大了声音,不仅屋子里,旁边的邻居要是在家里,也能听到。
    偷看他们的两个孩子咕嘟地吞了一下口水,虽然秋收才过去两个月,可是今年收成欠佳,家里还是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一天吃一顿稀的,可是两兄弟听到爹和娘说了,还是不够吃到明年收粮食,明天就要去割野菜回来,一碗粮食一锅野菜。
    两兄弟眼睛紧紧盯着看起来很有派头的管事,听到他笑着说:“嘿嘿,我跟你们说,想进我们厂子的人多着呢,要不是现在厂子又扩大了,要招更多的人,又不能把当地的壮劳力全都抽完,留点儿人不耽误耕种,哪会到外头招人。”
    “光是我们厂子中午那顿必有一个肉的饭菜,想去的人多着呢。”
    两兄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扒拉着门窗的手用的力都比一开始大了。
    能吃饱,有银钱拿,还有肉,在他们眼里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妇人和汉子也听到孔正他们的话,夫妻二人对视一眼,心里紧了一下,对孔正他们升起戒备之心。
    可能这些人真是路过的,但多一个心眼也没错。
    汉子端着两碗水出去,孔正接过碗咕嘟咕嘟喝了几口,催促其他人:“快喝了走,我还要去看看其他人怎么样,这回招的人还没招满愁死我了。”
    “孔管事你别急,实在招不到也没法子。”
    孔正煞有其事地点点头:“可不是,要不是我自己就在那儿做工,谁跟我说又有饭吃又有钱拿,我也以为是骗人的。”
    孔正目光在汉子的脸上扫了扫,不经意地看到趴在窗子那儿竖着耳朵听的两个少年。
    两个少年深怕漏了他的话,还把手放在耳朵旁边。
    孔正心头一转,觉得这事儿有戏,本来他都打算要是这个法子不行,再想更好的去其他村看看,偌大个雍州,他就不信没有鱼儿上钩。
    几人喝完水,就要走了,看那个汉子没有找他们搭话,除了孔正,其余几人都有些泄气,走出村子的时候,孔正道,“走慢些。”
    “怎么了?”
    孔正道:“看那户人家的两个小孩跟不跟上来。”
    “孩子来了我们又不能带走,那不成人贩子了嘛。”
    孔正解释道:“咱们是要把孩子送回去,让那户人家相信我们不是坏人,只要有一人信了,这村子不少人能跟着咱们走。”
    孔正家之前过的日子也和村里的人家一样,在面对能够拿工钱,还能够吃一顿饭的诱惑下,顶得住诱惑的人不多。
    而他们走后,那户人家就传出些许声音。
    是夫妻两的两个儿子在跟汉子还有妇人说话:“爹,娘,刚才那几个叔叔的话你们听见没有,离州那边招工呢,一个月有两百二十一文钱,还能吃一顿饭,管够!”
    汉子坐在凳子上,把从山上收来的茅草编成辫子,准备做草凳,拿到县城去卖。
    汉子道:“听到了,人家做人家的活,不干我们的事。”
    “爹,我们可以跟着去干活啊,咱们家今年的粮食根本不够吃,过了年就要饿肚子,我和弟弟都怕了。”
    汉子编着草的手顿住,还是道:“那几个人突然来咱们村,谁知道是什么人,离州还那么远,途中出了什么事怎么办。”
    少年急了:“可我们家原本也不是这里的人,也是逃难来的,在什么地方有什么分别?”
    “好了,跟你弟弟去捡柴,别想了。”汉子不想多说,把两个儿子撵去山上做事。
    两兄弟显然不明白为什么有这么好的事情要往外边推,但还是乖乖地背着背篓去山上捡柴。
    妇人瞧着编着草凳的丈夫,和去山上捡柴的两个儿子,叹了口气没说话。
    从前年景好的时候,丈夫编的草凳还能卖得出去一些,可是现在大家填饱肚子都难,谁还买这东西,屋里已经有七八个编好,但是没卖出去的草凳了。
    可是她知道丈夫也是抱着一丝希望,没事儿做会更慌。
    逃难里,家里的老人全死了,他们夫妻二人最小的女儿也生生饿死,没人比他们更恐惧饿肚子的滋味。
    妇人回身挎上篮子,去河边摘麻柳叶,预备拿回去掺着粮食吃。
    和她一样想法的人不少,河边的麻柳树下站了七八个夫郎和妇人。
    其中一个是她的邻居,看见她来问道:“杨贵家的,刚才在你家外边站着的是谁啊,瞧着身强体壮的,家里怕是不愁吃的呢?”
    “我还听见他们说什么干活,一个月有两百多文钱,是来找你家杨贵干活的吗?”
    这妇人一开口,河岸边的妇人夫郎全都看着杨贵的媳妇。
    杨贵媳妇道:“几个过路的,来讨几碗水喝,我和孩子他爹也没听清楚,那些人很快就走了。”
    家家户户都日子都不好过,有好事就都想打听打听,跟着喝碗汤,一听杨贵媳妇儿这么一说,都熄了火。
    杨贵媳妇摘了满满一篮子麻柳叶,和两三个邻居往家的方向走去。
    刚走到家门口,丈夫杨贵走出来:“孩子他娘,大双二双没去找你?!”
    “没有啊。”杨贵媳妇满脸疑惑。
    杨贵着急了:“坏了,大双二双准出事儿了,说不定是被那几个人拐走了!”
    杨贵媳妇手里的篮子落在地上,连忙跟着杨贵往村子口跑。
    虽然不是相处几十年的老邻居,邻居们还是跟上去看看,瞧瞧自己有没有什么帮得上忙的。
    突然,就在七八人跑到村子口的时候,就看到讨水喝的几人带着两个儿子往这里走,杨贵和杨贵媳妇连忙跑过去,一把把孩子拉过来,往身后藏,惊疑地望着孔正等人。
    两个跑去找孔正他们,却被孔正劝回来的少年赶紧跟爹娘道:“爹,娘,不关孔叔他们的事,是我拉着弟弟去找孔叔他们,想问他们还收不收做活的人,孔叔说我们这样你们会担心,把我们送回来了。”
    孔正微微带着笑,道:“你家两个孩子胆子有点大,小小年纪就敢跟着我们跑,大哥你别怪他们,都是想给你和大嫂分忧。”
    听到自己儿子的话,杨贵和杨贵媳妇的脸色缓了缓,再听到孔正的话,有些不好意思。
    自己冤枉错了人。
    杨贵望着去而复返的孔正等人,看着暗下来的天色,对孔正等人道:“天色不早了,你们在我家休息一晚再回县城吧。”
    孔正看了身后的几人,点头:“谢谢大哥了。”
    “是我们夫妻该谢兄弟才是,这两个孩子也给你们添麻烦了。”
    “算不得麻烦。”
    孔正随着杨贵一家回村,那些跟着一起来找孩子的邻居看见孩子安然无恙,替杨贵家松了一口气,紧接着便把目光看向孔正他们。
    吃饱喝足和填不饱肚子的人精神面貌大不相同,望着孔正几人身强体壮的样子,有人耐不住问了:“几位兄弟,你们是哪儿都人啊,口音和我们这儿不太一样。”
    孔正笑着道:“我是离州的,去其他地方招工来,正好路过雍州,他们是我手底下的工人。”
    “离州啊,听说很远呢。”
    “听说那儿一年到头都在下雪,粮食都种不下去。”
    孔正嘿了一下,“我这个土生土长的离州人可要给我们离州正正名儿,我们那儿冬天确实要长些,耕种时间也从五月开始,但是八月份就熟。”
    村里的人惊呼:“时间这么短,粮食能熟吗?”
    “能熟,”孔正斩钉截铁地道,“我们新知州是个很有本事的,弄出堆肥和粪水的法子,从前一亩地只能产八十斤粮食,现在能有两百多斤。”
    “知州的叔叔也是个极厉害的,办了许多工坊,我就是来给知州的叔叔招工的。”
    这回,杨贵还有杨贵的媳妇儿,包括村里的邻居都没说煞风景的话,要是孔正他们是坏人,大可以把两个孩子拐去卖了,两个十二三岁的少年也能卖得一些银钱。
    杨贵的大儿子拍着自己的胸脯,急切地道:“孔叔,我这样的行不行!我也想去做工,赚银子。”
    孔正摸着他的头,摇头:“我们老板说了,十五岁以下的孩子正在长身体,不能干重活,不然以后会长不高,身体不好,只收十五岁以上的。”
    “而且十几岁的孩子也只能去水粉坊,肥皂坊,香皂坊,雪花膏坊这几个工坊,这几个工坊里的活儿女娘和哥儿都做得。”
    杨贵媳妇手顿了一下:“还有女娘和哥儿能做的活儿?”
    孔正回答她:“有,一个月一百五十文钱,加夜班的话每天多领六文钱,除了中午那顿饭下午那顿也在工坊吃。”
    ……
    第二天,孔正他们要离开村子了,他们几人一晚上没睡,杨贵家的门被村里的人踩了一回又一回,全是来问这个事儿的。
    杨贵一家经过一晚上的挣扎和思考,终于拍板要去离州寻条活路,更有些昨天晚上就定下来的。
    孔正给这些人简单做了一个登记,跟他们说自己工人还没招齐,还要继续招人,他们要是有意去离州,可以帮自己宣传宣传,多给自己找些人,人够了立马启程。
    于是接下来数天,周边村子都知道有个离州来的管事要招工,工钱不少,还供一顿饭。
    除了一些实在不想挪窝的,不少人都想去看看。
    不过像杨贵这样一家都去的少,更多的是让一个或者两个壮劳力去看看,在外边讨生活。
    出来大半个月,孔正带着满满当当四百多人踏上了归途。
    而在其他地方,还有许多跟孔正一样的人,想尽办法把人带去离州。

本文网址:http://www.66shuku.com/xs/1/1986/1693404.html,手机请浏览:m.66shuku.com/book/1986/ 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