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重审文氏之案
推荐阅读:重生了,回到小县城当豪门、轮回乐园、逆天邪神、踏星、女帝攻略楚倾歌、万相之王、重生之最强剑神、覆汉、国潮1980、夜的命名术、
顾君珩毫不避讳的提起了当年的文氏之之案。
“父皇,世子所言有理,当年的文老丞相清明正直,一腔正直,怎么会突然就爆出了通敌叛国这样的事情,此时说来总是有些奇怪的,还请父皇下令重新审理当年之案。”
在顾君珩说完这句话之后,太子没有任何犹豫的就站了出来,赞同着顾君珩的话。
只是两人的话落之后,整个御书房之中,却是无比平静。
这些大臣互相对视,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凝重还有惊愕。
随后好几个人,还忍不住看向了上方的帝王。
果然就看到了皇帝,本就凝沉如水的神色更加深沉,如同酝酿着即将爆发出来剧烈风雪一样。
谁都知道,当年文氏之案,最终下结论的人是皇帝,做出判决昭告天下的人也是皇帝。
太子和顾君珩让皇帝下旨重新审理文氏之案。
不就是在说皇帝当年的决定是错的吗?
倘若文氏之案,真的有什么冤屈的话,皇帝要如何自处,如何面对天下百姓。
所有人都以为皇帝是龙威震怒,大发雷霆。
可他只是平静的看向了顾君珩和太子。
“你们为何会突然提起这件事情?”
还是说早就所有决定了,如今只是寻找到了一个契机。
皇帝此时忽然对太子还有顾君珩有些失望。
他们两个人都是自己亲自培养出来的。
一个立为了太子储君,日后承继大统,主掌江山。
一个为夜幽冥之首,掌握无上权利,日后在太子登基之后,便是万万人之上。
可是此时这两个人竟然联手逼迫自己去审理当年的一桩大案,让自己成为第一个向天下人承认错误的皇帝。
“臣此去通州,有文氏遗孤对臣喊冤,另有当年文丞相的弟子,陈述当年事情,并有多方证据呈上,通敌叛国一事,的确是有人栽赃陷害。”
顾君珩不卑不亢,语气沉静的将事先准备好的说辞言明。
“栽赃陷害,事情都过去了十余年,此时却忽然有文氏后人喊冤,未免有些晚了,毕竟当年的很多事情都已经不可考察了。”
左相皱眉说了一句,这是事实,并非偏袒说词。
“只要用心查,就一定可以找到蛛丝马迹的,更何况,文氏后人和文相弟子有充足的证据,既然如此的话,重审又有何难。”
似乎是早就料到了会有人这么说,顾君珩回答的也很快。
皇帝一直都没说话,只是静静的看着下方的人,最终将目光放在了太子的身上。
太子也同样没说话,只是用坚定的眼神看向了帝王,证明了他也是和顾君珩一样的想法。
他们都是愿意相信文氏之案是错判,文氏是冤枉的。
从而要逼迫自己。
“世子在如此关头主张重审当年文氏之案,不知道是觉得文氏真有冤枉,还是因为你是文相弟子,所以要为恩师伸冤。”
许淮安站在后面,慢悠悠的说了一句,脸上还带着些许疑惑不解。
顾君珩是文丞相收的关门弟子,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
毕竟从前顾君珩素来纨绔,不堪教化,没有人会想到那个一身正直,两袖清风的文丞相会收顾君珩为弟子。
但是皇帝和太子肯定是瞒不过的。
只不过许淮安到底是如何知晓的,顾君珩当即转头看向了许淮安。
锐利的眸子中是满满的敌意。
而许淮安的话似乎提醒了皇帝和其余几位大臣一样,尤其是皇帝,面色越加难看起来。
“顾君珩,你是否真如淮安所言,只是亲近自己的恩师,所以才认为当年判决有误,想要给文氏伸冤。”
皇帝此话一出,明显就是不信任顾君珩的动机了。
“陛下,无论何种原因,既然有人状告,并且还拿出了证据,那于公于私,都要重视,更何况此事关乎到大楚安宁。”
通敌叛国的事情可不就是关系到国家安定吗?顾君珩说出这样的话也是没错的。
“文氏后人是谁,文相的弟子又是谁?”
皇帝闭了闭眼睛,随后又睁开了眼睛,随意问了一句,无人能看出他是怎样的想法。
“文氏之后乃是文相的孙女,文程锦,那个弟子名叫李书亭,此时都在京城,力主重审当年文氏之案。”
顾君珩一句一句的回答。
随后又犹豫了一下,继续开口。
“两人在通州将此事陈情,许多百姓也都知晓,都主张重审当年文氏之案。”
百姓心思,才是国之根本。
顾君珩明白,皇帝也是明白。
这次为了重审文氏之案,顾君珩也是费尽心机了,也冒着被皇帝责罚的心思。
“看来你是早就想好了,既然如此的话,那就重审好了。”
不轻不重的一句话,让顾君珩松了一口气。
只要答应了重审,他就有信心还给文氏一个清白。
文氏世代清明,衷心耿耿,老师更是一心为国,若是一直背负骂名,自己怎堪为人弟子。
“陛下英明。”
顾君珩跪在地上,恭恭敬敬的冲着皇帝叩首。
太子也是面容肃穆的行礼。
这两个人似乎将文氏看的很重,哦,当年文丞相不仅是顾君珩的师父,还是教授太子诗书。
名为君臣,实则也有师徒之实。
“右相罪责容后再判,至于文氏之案,就交由太子,左相,谨王共同审理,许淮安从旁协助,不可有任何错失,至于其它,容后再意。”
皇帝显然是生气了,尤其是生顾君珩的气。
这么大的事情,甚至是许淮安都参与进去,唯独不让顾君珩去碰。
不过这也是在顾君珩的意料之中。
只是这也没关系,他自己知道,文氏叛国本就是被陷害的,如今证据充足,只要细细去查,必然可以还给文氏一个清白的。
“朕累了,都退下吧。”
皇帝有些疲惫的摆摆手,众人都退下。
只是在分别的时候,皇帝深深的看了一眼顾君珩。
今日是小朝会,皇帝不必前去,但是心中却着实气闷愤怒。
“来人,摆驾朝阳殿,朕去看看玉贵妃。”
“父皇,世子所言有理,当年的文老丞相清明正直,一腔正直,怎么会突然就爆出了通敌叛国这样的事情,此时说来总是有些奇怪的,还请父皇下令重新审理当年之案。”
在顾君珩说完这句话之后,太子没有任何犹豫的就站了出来,赞同着顾君珩的话。
只是两人的话落之后,整个御书房之中,却是无比平静。
这些大臣互相对视,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凝重还有惊愕。
随后好几个人,还忍不住看向了上方的帝王。
果然就看到了皇帝,本就凝沉如水的神色更加深沉,如同酝酿着即将爆发出来剧烈风雪一样。
谁都知道,当年文氏之案,最终下结论的人是皇帝,做出判决昭告天下的人也是皇帝。
太子和顾君珩让皇帝下旨重新审理文氏之案。
不就是在说皇帝当年的决定是错的吗?
倘若文氏之案,真的有什么冤屈的话,皇帝要如何自处,如何面对天下百姓。
所有人都以为皇帝是龙威震怒,大发雷霆。
可他只是平静的看向了顾君珩和太子。
“你们为何会突然提起这件事情?”
还是说早就所有决定了,如今只是寻找到了一个契机。
皇帝此时忽然对太子还有顾君珩有些失望。
他们两个人都是自己亲自培养出来的。
一个立为了太子储君,日后承继大统,主掌江山。
一个为夜幽冥之首,掌握无上权利,日后在太子登基之后,便是万万人之上。
可是此时这两个人竟然联手逼迫自己去审理当年的一桩大案,让自己成为第一个向天下人承认错误的皇帝。
“臣此去通州,有文氏遗孤对臣喊冤,另有当年文丞相的弟子,陈述当年事情,并有多方证据呈上,通敌叛国一事,的确是有人栽赃陷害。”
顾君珩不卑不亢,语气沉静的将事先准备好的说辞言明。
“栽赃陷害,事情都过去了十余年,此时却忽然有文氏后人喊冤,未免有些晚了,毕竟当年的很多事情都已经不可考察了。”
左相皱眉说了一句,这是事实,并非偏袒说词。
“只要用心查,就一定可以找到蛛丝马迹的,更何况,文氏后人和文相弟子有充足的证据,既然如此的话,重审又有何难。”
似乎是早就料到了会有人这么说,顾君珩回答的也很快。
皇帝一直都没说话,只是静静的看着下方的人,最终将目光放在了太子的身上。
太子也同样没说话,只是用坚定的眼神看向了帝王,证明了他也是和顾君珩一样的想法。
他们都是愿意相信文氏之案是错判,文氏是冤枉的。
从而要逼迫自己。
“世子在如此关头主张重审当年文氏之案,不知道是觉得文氏真有冤枉,还是因为你是文相弟子,所以要为恩师伸冤。”
许淮安站在后面,慢悠悠的说了一句,脸上还带着些许疑惑不解。
顾君珩是文丞相收的关门弟子,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
毕竟从前顾君珩素来纨绔,不堪教化,没有人会想到那个一身正直,两袖清风的文丞相会收顾君珩为弟子。
但是皇帝和太子肯定是瞒不过的。
只不过许淮安到底是如何知晓的,顾君珩当即转头看向了许淮安。
锐利的眸子中是满满的敌意。
而许淮安的话似乎提醒了皇帝和其余几位大臣一样,尤其是皇帝,面色越加难看起来。
“顾君珩,你是否真如淮安所言,只是亲近自己的恩师,所以才认为当年判决有误,想要给文氏伸冤。”
皇帝此话一出,明显就是不信任顾君珩的动机了。
“陛下,无论何种原因,既然有人状告,并且还拿出了证据,那于公于私,都要重视,更何况此事关乎到大楚安宁。”
通敌叛国的事情可不就是关系到国家安定吗?顾君珩说出这样的话也是没错的。
“文氏后人是谁,文相的弟子又是谁?”
皇帝闭了闭眼睛,随后又睁开了眼睛,随意问了一句,无人能看出他是怎样的想法。
“文氏之后乃是文相的孙女,文程锦,那个弟子名叫李书亭,此时都在京城,力主重审当年文氏之案。”
顾君珩一句一句的回答。
随后又犹豫了一下,继续开口。
“两人在通州将此事陈情,许多百姓也都知晓,都主张重审当年文氏之案。”
百姓心思,才是国之根本。
顾君珩明白,皇帝也是明白。
这次为了重审文氏之案,顾君珩也是费尽心机了,也冒着被皇帝责罚的心思。
“看来你是早就想好了,既然如此的话,那就重审好了。”
不轻不重的一句话,让顾君珩松了一口气。
只要答应了重审,他就有信心还给文氏一个清白。
文氏世代清明,衷心耿耿,老师更是一心为国,若是一直背负骂名,自己怎堪为人弟子。
“陛下英明。”
顾君珩跪在地上,恭恭敬敬的冲着皇帝叩首。
太子也是面容肃穆的行礼。
这两个人似乎将文氏看的很重,哦,当年文丞相不仅是顾君珩的师父,还是教授太子诗书。
名为君臣,实则也有师徒之实。
“右相罪责容后再判,至于文氏之案,就交由太子,左相,谨王共同审理,许淮安从旁协助,不可有任何错失,至于其它,容后再意。”
皇帝显然是生气了,尤其是生顾君珩的气。
这么大的事情,甚至是许淮安都参与进去,唯独不让顾君珩去碰。
不过这也是在顾君珩的意料之中。
只是这也没关系,他自己知道,文氏叛国本就是被陷害的,如今证据充足,只要细细去查,必然可以还给文氏一个清白的。
“朕累了,都退下吧。”
皇帝有些疲惫的摆摆手,众人都退下。
只是在分别的时候,皇帝深深的看了一眼顾君珩。
今日是小朝会,皇帝不必前去,但是心中却着实气闷愤怒。
“来人,摆驾朝阳殿,朕去看看玉贵妃。”
本文网址:http://www.66shuku.com/xs/1/1490/1355713.html,手机请浏览:m.66shuku.com/book/1490/ 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