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零二章 迂阔之谈
推荐阅读:重生了,回到小县城当豪门、轮回乐园、逆天邪神、踏星、女帝攻略楚倾歌、万相之王、重生之最强剑神、覆汉、国潮1980、夜的命名术、
嗯?
咱啥也没说、啥也没干啊,何时招惹了这条霸王龙?
得讲道理啊……
此时刘洎的声音响起:“眼下攻略高句丽乃是首要之务,数十万大军枕戈待旦,上千万石粮秣云集幽营,国内百姓翘首以盼,已然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夷男阴狡,趁火打劫,何不施行缓兵之计,暂且答允他的和亲之条件,签署互不相犯之协约,命其开春之后筹备牛羊以为彩礼,待到吾大唐横扫高句丽全境,一举而定之后,再寻一个由头,撕毁合约,狠狠的教训薛延陀?”
房俊一听,哎呦,历史上好像李二陛下就是这么干的,一边答应将新兴公主下嫁,稳住了夷男,另一边则大举进攻高句丽,在未能攻克高句丽全境之后果断撤军,撕毁了与夷男的合约,耍起了无赖……
事实上其中也有波折。
李二陛下意欲撕毁合约,又有些觉得丢脸,说话不算数那能是天可汗么?便让夷男亲自赶到灵州迎亲。他算准了夷男身为薛延陀可汗,必然不肯亲涉险地,万一大唐派兵将他干掉怎么办?
结果呢,夷男居然来了……
可见夷男求娶大唐公主之心是如何之坚定。
这时候李二陛下一个头两个大,再是如何不要脸,也说不出反悔的话了,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然而夷男这个倒霉催的,他虽然亲自赶到了灵州,但是于大唐约定好的十万头牲畜的彩礼却因为天气炎热、缺少水源草料,从而死了大半。消息传到长安,李二陛下差点乐坏了,彩礼不够,你还想娶我的女儿?做梦去吧?
于是理直气壮的撕毁了合约,夷男自己也理亏,只能垂头丧气的返回于都斤山的可汗牙帐……
听闻刘洎出了这么一个主意,大臣们正进退两难的思量对策,当即便有不少人表示支持。
李二陛下觉得这主意不咋地,可一时之间也没有好计策,只得说道:“朕受命于天,乃是天下之主,出尔反尔自食其言,恐怕不妥。”
这位陛下最是爱惜自己的名声,食言而肥这种事,实在是不愿意干……
熟料刘洎早有预案:“臣不是让陛下出尔反尔,届时只要命夷男亲自到大唐迎亲,就算不来长安,起码也要到灵州。夷男必定不敢来,可天底下哪里有新郎官不亲自上门提亲的道理?到时陛下自然可以名正言顺地把这门亲事推掉。夷男生性刚愎暴戾,大唐一旦不与其和亲,其号召力自然减弱,部众必怀二心。而且臣斗胆估计,夷男已经年老,也没有几年好活了,只要他一死,两个儿子争位,其国必乱,到时候陛下便可坐而制之!”
房俊顿时对刘洎刮目相看,原来历史上这个主意是刘洎给李二陛下出的啊!
只是不知,当日后夷男不畏危险亲自赶到灵州之后,作为出主意的刘洎,会否给陛下恨恨的骂上两句愚不可及?
嘿嘿,看着历史在面前重演,有意思……
李二陛下眉毛一挑,有些心动了。
群臣纷纷出言附和,毕竟这算得上是个好办法了,虽然有些龌龊,又失大唐赫赫威仪,可到底是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理不亏啊!
却见到褚遂良冷不丁的站起,冲着李二陛下一揖及地,一脸义正辞严,慷慨激昂:“陛下乃是一国之君,天下共主,自当口含天宪,神威赫赫!天子既然已经许婚,就不应一朝生进退之意,有改悔之意,此举实在是所顾甚少,所失殊多,陛下天威有损,彼国蓄见欺之怒,此民怀负约之惭,而嫌隙既生,必构边患!”
黄门侍郎有议政之责,只是褚遂良平素对于政事并不热衷,甚少发表意见,给人的印象似乎只是一个文字绝佳的书法大家,可是此刻,却刚烈秉直、正气浩然,让人恍惚之中有魏徵之遗风……
未等群臣从他形象转变当中缓过神儿来,已然续道:“陛下君临天下十余载载,以仁恩结庶类,以信义抚戎夷,天下莫不欣然,可惜的是为何不能有始有终呢?更何况漠北的夷狄部落数不胜数,大唐岂能尽而诛之?臣以为,应当怀之以德,使为恶者在夷不在华,失信者在彼不在此!”
满堂大臣,以及首座的皇帝,正沉浸在褚遂良这一番慷慨激昂之陈词之中,感受着煌煌大义天地正气,结果到了最后那几句,差点给大家伙齐齐闪了腰……这特么说来说去,你不就是赞成和亲,别搞那些歪门邪道吗?
政事堂中,一片哗然。
自古以来,若非迫不得已,谁愿意用自家的女人去与蛮夷和亲,受尽腥膻之气,遭受无尽屈辱?大唐朝堂之上的文武大臣,都是从尸山血海里头杀出来的,无论立场如何,骨子里自有一股傲气,从不将那些个蛮夷当人看!
就连《贞观律》都有一条“汉人不得与蛮夷通婚”……
放在以往,颉利可汗兵临城下抵达渭水,吐蕃大兵压境意欲犯境,大唐一时之间无法可想,或许捏着鼻子就认了和亲这事儿,奇耻大辱记在心头,来日百倍报之!
可是现如今,大唐兵强马壮带甲百万,谁会愿意和亲?
青史之上,那就是无法洗脱的耻辱!
大臣们纷纷对褚遂良报以鄙视之眼神,这人学问不错,字也写得顶好,却不知是不是读书读傻了,脑子里缺根筋,迂腐透顶……
褚遂良眼见自己酝酿已久的一番慷慨陈词并未获得预料之中的赞许,反而收获了无数不屑蔑视,心里发堵,有些失落,却也不以为然。
你们这些个杀胚就知道打打杀杀博取功勋,可是你们想没想过兵者乃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国虽大,好战必亡啊!
他上前一步,大声道:“夫兵不可玩,玩则无威;兵不可废,废则召寇。昔吴王夫差好战而亡,徐偃王无武亦灭。故明王之制国也,上不玩兵,下不废武。《易》曰:存不忘亡,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陛下,大唐只需修利戈矛,以仁爱招抚蛮族,大义名分在我,自可立于不败之地也,万万不能擅启战端,授人话柄!”
国家必须有军备,不然便有亡国之虞,可是战争频仍,不仅仅伤及国本导致库府空虚,更会使得武将趁势做大,届时外强中干、干弱枝强,亦是亡国之道也!
分明送去一个女子即可消弭这一场首尾难顾之大战,为何非得迎难而上,自蹈险途呢?
殊为不智也……
李二陛下面色阴郁,心中气的不轻。
对于褚遂良一番慷慨陈词之中的道理,他嗤之以鼻。
胡人畏威而不怀德,你居然让朕“以仁爱招抚”?你以为拎着一块肉进了山里,老虎野狼就不咬你了?简直天真至幼稚!想要慑服胡人,仁义道德完全无用,唯有杀戮、镇压,方能使其驯服!
褚遂良之言论,简直就是书生之间,迂阔之谈。
更令他恼火的是褚遂良居然劝自己同意和亲?
娘咧!
你以为这等情形之下,老子不知道舍弃一个公主换取时间吗?
任何事情,都绝对不容许阻碍自己征伐高句丽,向着“千古一帝”之宏图伟业前进之步伐!
这是国策!
然而,老子寝宫的墙壁上便挂着“不和亲”那幅字,朝夕相对、日夜诵读,这会子若是同意和亲,往后心中郁愤,岂能安寝?更别说自己因为这幅字受到天下臣民之拥戴敬服,此刻背道而驰,天下人又会是如何失望,如何耻笑于吾?
老子特么被那幅字给绑架了呀!
想到这里,李二陛下满腔怒火的看向房俊,手指头指着他,淡然道:“房侍郎对于此事,有何高见?”
都是被你这个王八蛋害得,否则何以这般进退维谷、左右为难?
咱啥也没说、啥也没干啊,何时招惹了这条霸王龙?
得讲道理啊……
此时刘洎的声音响起:“眼下攻略高句丽乃是首要之务,数十万大军枕戈待旦,上千万石粮秣云集幽营,国内百姓翘首以盼,已然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夷男阴狡,趁火打劫,何不施行缓兵之计,暂且答允他的和亲之条件,签署互不相犯之协约,命其开春之后筹备牛羊以为彩礼,待到吾大唐横扫高句丽全境,一举而定之后,再寻一个由头,撕毁合约,狠狠的教训薛延陀?”
房俊一听,哎呦,历史上好像李二陛下就是这么干的,一边答应将新兴公主下嫁,稳住了夷男,另一边则大举进攻高句丽,在未能攻克高句丽全境之后果断撤军,撕毁了与夷男的合约,耍起了无赖……
事实上其中也有波折。
李二陛下意欲撕毁合约,又有些觉得丢脸,说话不算数那能是天可汗么?便让夷男亲自赶到灵州迎亲。他算准了夷男身为薛延陀可汗,必然不肯亲涉险地,万一大唐派兵将他干掉怎么办?
结果呢,夷男居然来了……
可见夷男求娶大唐公主之心是如何之坚定。
这时候李二陛下一个头两个大,再是如何不要脸,也说不出反悔的话了,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然而夷男这个倒霉催的,他虽然亲自赶到了灵州,但是于大唐约定好的十万头牲畜的彩礼却因为天气炎热、缺少水源草料,从而死了大半。消息传到长安,李二陛下差点乐坏了,彩礼不够,你还想娶我的女儿?做梦去吧?
于是理直气壮的撕毁了合约,夷男自己也理亏,只能垂头丧气的返回于都斤山的可汗牙帐……
听闻刘洎出了这么一个主意,大臣们正进退两难的思量对策,当即便有不少人表示支持。
李二陛下觉得这主意不咋地,可一时之间也没有好计策,只得说道:“朕受命于天,乃是天下之主,出尔反尔自食其言,恐怕不妥。”
这位陛下最是爱惜自己的名声,食言而肥这种事,实在是不愿意干……
熟料刘洎早有预案:“臣不是让陛下出尔反尔,届时只要命夷男亲自到大唐迎亲,就算不来长安,起码也要到灵州。夷男必定不敢来,可天底下哪里有新郎官不亲自上门提亲的道理?到时陛下自然可以名正言顺地把这门亲事推掉。夷男生性刚愎暴戾,大唐一旦不与其和亲,其号召力自然减弱,部众必怀二心。而且臣斗胆估计,夷男已经年老,也没有几年好活了,只要他一死,两个儿子争位,其国必乱,到时候陛下便可坐而制之!”
房俊顿时对刘洎刮目相看,原来历史上这个主意是刘洎给李二陛下出的啊!
只是不知,当日后夷男不畏危险亲自赶到灵州之后,作为出主意的刘洎,会否给陛下恨恨的骂上两句愚不可及?
嘿嘿,看着历史在面前重演,有意思……
李二陛下眉毛一挑,有些心动了。
群臣纷纷出言附和,毕竟这算得上是个好办法了,虽然有些龌龊,又失大唐赫赫威仪,可到底是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理不亏啊!
却见到褚遂良冷不丁的站起,冲着李二陛下一揖及地,一脸义正辞严,慷慨激昂:“陛下乃是一国之君,天下共主,自当口含天宪,神威赫赫!天子既然已经许婚,就不应一朝生进退之意,有改悔之意,此举实在是所顾甚少,所失殊多,陛下天威有损,彼国蓄见欺之怒,此民怀负约之惭,而嫌隙既生,必构边患!”
黄门侍郎有议政之责,只是褚遂良平素对于政事并不热衷,甚少发表意见,给人的印象似乎只是一个文字绝佳的书法大家,可是此刻,却刚烈秉直、正气浩然,让人恍惚之中有魏徵之遗风……
未等群臣从他形象转变当中缓过神儿来,已然续道:“陛下君临天下十余载载,以仁恩结庶类,以信义抚戎夷,天下莫不欣然,可惜的是为何不能有始有终呢?更何况漠北的夷狄部落数不胜数,大唐岂能尽而诛之?臣以为,应当怀之以德,使为恶者在夷不在华,失信者在彼不在此!”
满堂大臣,以及首座的皇帝,正沉浸在褚遂良这一番慷慨激昂之陈词之中,感受着煌煌大义天地正气,结果到了最后那几句,差点给大家伙齐齐闪了腰……这特么说来说去,你不就是赞成和亲,别搞那些歪门邪道吗?
政事堂中,一片哗然。
自古以来,若非迫不得已,谁愿意用自家的女人去与蛮夷和亲,受尽腥膻之气,遭受无尽屈辱?大唐朝堂之上的文武大臣,都是从尸山血海里头杀出来的,无论立场如何,骨子里自有一股傲气,从不将那些个蛮夷当人看!
就连《贞观律》都有一条“汉人不得与蛮夷通婚”……
放在以往,颉利可汗兵临城下抵达渭水,吐蕃大兵压境意欲犯境,大唐一时之间无法可想,或许捏着鼻子就认了和亲这事儿,奇耻大辱记在心头,来日百倍报之!
可是现如今,大唐兵强马壮带甲百万,谁会愿意和亲?
青史之上,那就是无法洗脱的耻辱!
大臣们纷纷对褚遂良报以鄙视之眼神,这人学问不错,字也写得顶好,却不知是不是读书读傻了,脑子里缺根筋,迂腐透顶……
褚遂良眼见自己酝酿已久的一番慷慨陈词并未获得预料之中的赞许,反而收获了无数不屑蔑视,心里发堵,有些失落,却也不以为然。
你们这些个杀胚就知道打打杀杀博取功勋,可是你们想没想过兵者乃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国虽大,好战必亡啊!
他上前一步,大声道:“夫兵不可玩,玩则无威;兵不可废,废则召寇。昔吴王夫差好战而亡,徐偃王无武亦灭。故明王之制国也,上不玩兵,下不废武。《易》曰:存不忘亡,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陛下,大唐只需修利戈矛,以仁爱招抚蛮族,大义名分在我,自可立于不败之地也,万万不能擅启战端,授人话柄!”
国家必须有军备,不然便有亡国之虞,可是战争频仍,不仅仅伤及国本导致库府空虚,更会使得武将趁势做大,届时外强中干、干弱枝强,亦是亡国之道也!
分明送去一个女子即可消弭这一场首尾难顾之大战,为何非得迎难而上,自蹈险途呢?
殊为不智也……
李二陛下面色阴郁,心中气的不轻。
对于褚遂良一番慷慨陈词之中的道理,他嗤之以鼻。
胡人畏威而不怀德,你居然让朕“以仁爱招抚”?你以为拎着一块肉进了山里,老虎野狼就不咬你了?简直天真至幼稚!想要慑服胡人,仁义道德完全无用,唯有杀戮、镇压,方能使其驯服!
褚遂良之言论,简直就是书生之间,迂阔之谈。
更令他恼火的是褚遂良居然劝自己同意和亲?
娘咧!
你以为这等情形之下,老子不知道舍弃一个公主换取时间吗?
任何事情,都绝对不容许阻碍自己征伐高句丽,向着“千古一帝”之宏图伟业前进之步伐!
这是国策!
然而,老子寝宫的墙壁上便挂着“不和亲”那幅字,朝夕相对、日夜诵读,这会子若是同意和亲,往后心中郁愤,岂能安寝?更别说自己因为这幅字受到天下臣民之拥戴敬服,此刻背道而驰,天下人又会是如何失望,如何耻笑于吾?
老子特么被那幅字给绑架了呀!
想到这里,李二陛下满腔怒火的看向房俊,手指头指着他,淡然道:“房侍郎对于此事,有何高见?”
都是被你这个王八蛋害得,否则何以这般进退维谷、左右为难?
本文网址:http://www.66shuku.com/xs/1/1442/1284276.html,手机请浏览:m.66shuku.com/book/1442/ 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