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林全安的新买卖
推荐阅读:重生了,回到小县城当豪门、轮回乐园、逆天邪神、踏星、女帝攻略楚倾歌、万相之王、重生之最强剑神、覆汉、国潮1980、夜的命名术、
第603章林全安的新买卖
这样下去,他就只能满足于在东门市做一个座商,卖卖大陆上的南北货了。当然,这样面团团富家翁的日子也不错。然而林全安这样野心勃勃的人来说,如何肯甘于安享这样的小局面?
做生意也要求新求变才行!
正这样想着,有人走进柜房来。林全安睁开眼睛,认得是他的邻居兼佃户林里,林里和他一样是个“福佬”,而且两个人还是一个村的,彼此还有点瓜蔓亲,当初两个人坐着同一条船来临高谋生。林全安在乡下买的几十亩园子地和水田就是佃给他种得。
林里过去和他一样是个挑担的小贩,当初他和澳洲人做买卖成功之后,很有些敢冒险的小贩们步他的后尘为澳洲人收购蔬菜猪羊。不过林里赚了点小钱之后就买了二十几亩稻田,盖了所房子,把老婆家人都接来临高,靠种地过日子了。
一家子人靠十几亩地过日子当然是紧巴巴的,林全安发达之后就把自己买得园子地干脆也佃给他种了。
林里行了一个礼。他手里提着一个篮子,篮内是用稻草绳小心包裹着的鸡蛋。两只鸡,绑着双脚,在他的脚下旁边挣扎着。
“老林,是你么?”他和颜悦色地说,林里是他的老伙伴,虽然后来不做买卖改种田了,总算是贫贱之交。“你近来怎样?今年春天很好不是?”
“好,好,托老爷您的福。”林里半是羡慕半是悔恨的看着眼前的这位“老爷”――这个老爷,三年前还和他一样,穿着本地的土布衣,肩膀上打着厚厚的补丁,戴着一顶别人不要的破草帽,挑着担子走上几十里地去向一个个的村寨兜售货物,买进土产。三年不到,双方的身份已经不啻云泥之别。
自己当年要是不去买地盖房子,继续和他一起挑担做买卖,家业恐怕也不会小到哪里去。总算这过去的老伙伴还有几分情面,不但把园子地佃给他种,而且除了要他供应日常的烧柴、蔬菜、鸡鸭和食米之外几乎不收其他租子。日子总算还能凑合着过下去。
想到这里他无声的叹了口气――自己当时一时糊涂,总以为这澳洲人待不久的,赚几个钱安安稳稳的买地起屋是正经,没想到澳洲人的局面会越来越大
林全安知道他在想什么,他咳嗽一声,道了个谢,就开始谈起正经事来。
“做工的人都备办好了么?我们的事情到三个晚上可以完工吗?”
“一切都备办好了。做工的人也足够了――我自己,我老婆,还有我那大儿子,今年十四了,也能干个杂活什么的。”他眨巴了下眼,“老爷,真要这么做吗?”
“当然。”林全安即客气又和蔼的说,“不怕一万,只怕万一。这临高的局面,还看不清叻。”
他又关照了一声:“就在晚上做,白天不要干。”
“白天,我那院子附近也没有半个人走过的――那里荒得很!”
“还是小心为好。”林全安说。
林全安吩咐林里准备动手做得事情,是在他家的院子里挖一处地窖――这处地窖里他藏得当然不是金银财宝――林里还没到能够被信任到这样的地步,他藏得是干谷、咸菜和咸肉。十石米,一缸子咸菜,几条腌过的猪腿。够吃上好几个月了。
除了林里这里,他还在几处其他地方也预先做了这样的安排。为得是万一官军来征伐,全县乱成一团的时候他有个藏身之处。
林全安觉得,以澳洲人的实力官军恐怕是不能取胜得,但是战事一旦陷入僵局百姓的日子就会很难过,他这样的有钱人肯定会成为各路人马窥觊的目标。万一临高大乱,他就带着家人躲到这几处地方去,靠着这点东西能够混过几个月,等待局面明朗了再重新露面。
至于大笔的财物,他已经为它们找好了合适的地方,一有风吹草动就能隐蔽的无影无踪。
这几年他已经不动声色的在邻县置办几百亩地现在已经全部佃种出去了。真要在临高混不下去了,还能逃到邻县去混个小粮户当当。
总而言之,林全安打得是“狡兔三窟”的主意。
打发走了林里。林全安开始考虑另外一件事。昨天晚上,熊首长忽然到了东门市商会,点名要见自己。
和熊首长一起来得是另外一位大首长,这人姓江,官衔据说是“局长”。林全安对澳洲人的官僚体系已经有点明白了,知道最大的叫执委,然后是人民委员或者部长,凡是叫局长或者主任就的要稍逊一筹。没帽子的首长就是平民百姓了――澳洲人有个好听的说法,叫元老――虽然他们即不老也不圆。
江山打听了他的生意状况,问了他有什么难处,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林全安把自己最近的状况和他谈了谈,说了下目前的境况――他是澳洲人一手扶持起来的,深信自己对澳洲人依然是有用的。否则根本就不必来和他说这样的话。
“在海南岛做买卖,能有多大的市面。”江局长说,“到大陆上才是正途。”
这位江局长随后提出了一个相当诱人的主意:澳洲人打算支持他到大陆上做买卖,开字号。并且给予他资金和货物上的种种优待。甚至还会为他寻求官面上的支持。前提是他必须完全服从澳洲人的指挥。
林全安对这个要求迷惑不解。做生意赚钱当然好,不过为什么非要自己出面?自己在大陆上可没有什么势力可以依仗――若有得话当年他也不会孤身一人抛下家人到临高当射耕人了。
“我们不是大明人士,长相谈吐颇为不同,由你出面,免去许多的麻烦。”江山解释说。
这个解释合情合理,林全安却隐隐约约的感觉事情没这么简单。
江山提出要他出面到大陆上建立的买卖是南北货行――这在大明的商业领域里属于大买卖,不仅要有大笔的流动货款一年四季收购各地货物,还要每年南来北往的运输各种土特产。和脚行、船行、车马店、镖局要打很多的交道。非有大能耐大手面的商人不能为。
自然,这里面的利润也高,南北货是“双向利”,讲究不走空,南货运北,北货销南,走一趟就是双倍的利。
林全安这几年买卖做大了,眼界开阔了许多。各种买卖也了解了不少。他估算着,若是要经营南北货的生意,至少要投入五万两银子。
银子,他当然拿得出,但是这差不多就是他的全部资产了。万一失败,再要东山再起就难了。林全安知道自己是“时势造英雄”,自己不过是抓到了机会,用好了机会。这次要败了,能不能再有这样好的机会就很难说了。
江山当时没有要他回音,请他回去“好好想想”。
“我明日来登门拜访,”江首长带着微笑,“想来林掌柜的不会放过这样的好机会。”
若是答应,这个机会的确不错,自己原想到大陆上去干,怕身后没有势力,现在有澳洲人的支援,这方面的担忧就可以少上几分了。只是这澳洲人到底能在临高待多久呢?
为了这件事情,昨天他在床上翻来覆去了一夜,还是没下决心。
林全安已经不是过去的林全安了,过去他是个孑然一身的光棍,做什么都不怕,现在他有家有业,已经开始瞻前顾后了。
“干!”他终于下定了决心。
自己当初要不是豁出去了挑着一担蔬菜去去百仞滩卖,不是给澳洲人当向导去苟家庄,怎么能有今天的家业?林里当年也和澳洲人做买卖――他见好就收,现在沦为一个佃户,吃点自己的残羹剩饭过日子。
自己若不是抓住这个机会,将来也过是过得舒服些的林里罢了!打听了主意,便叫人去合作社酒楼预订了一桌酒席,静候这位江首长前来谈生意。
没想到下午来得还不止江山一人,自己的老相识熊卜佑,还有一位不认得元老――他自我介绍叫司凯德的一起来了。
他们似乎料定他一定会同意这次商业冒险。
“三年前,我们刚到临高的时候,是红眉毛绿胡子的吃人妖怪,你就敢挑着一担蔬菜找上门来卖。难道现在就没胆子去大陆上做生意?”熊卜佑笑着说。
和澳洲人的合作事宜谈得很顺利。双方约定合资成立一家新字号,取名“万有”。这家字号的总号不设在临高,具体的位置待定。利用运河的便利条件贩运南北货物。
“万有”的资本定为十万两,以白银计算。林全安出资五万两,占股本的45%,澳洲人出资五万两,占51%――多占的6%是作为穿越集团提供的各种后勤和安全支援的报酬。另外4%为官中股。所分利润供员工福利和支付应酬费用花销。
双方约定,所有投资款在一个月内存款到在德隆银行开设的公司账户上。以后所有金钱往来一律通过德隆的票据进行。这样的做法当然即便利又安全。但是在穿越集团来说等于一次性无偿回笼了五万两白银。至于穿越集团的投资,不过是划一笔账而已。
在经营管理上,由林全安出任管事店东,元老出任大掌柜,人事和财务权力由元老掌握,林全安知道这个买卖里自己多半只是作为一尊菩萨供着而已,平时可能需要自己出面应酬。所以对此并不多争论。反正澳洲人赚钱的本事只比自己大,不比自己小。而且对方许下了“保本分红”的诺言。即买卖若是亏折本钱,他只是不享受分红,本金一概保全;若是有利润就按比例分红。最坏的结果无非是损失几年的利息而已――说起来临高这地方也没什么地方供他放款取利的。
双方草签了一份备忘录,随后约定三天后正式签署协议并且公证存档――这种商业习惯现在正在全临高推广之中。
“南北货的买卖我们是不懂得,不晓得林掌柜有什么见教?”司凯德问道。作为殖民和贸易部的人员,他对这件事情远比情报局热心。
“南北货是很赚钱的买卖。”林全安说,“不过我也所知不多,只是听人谈起过。”
林全安的想法是,万有到扬州设置总号,然后在南京、京师、苏州、杭州各设一处分号即可。
在扬州设总号便于运输。南北货赚得就是地区差价。而且这个差价非常之大。福建的笋干,在当地不过几钱银子就能买上一篓,运到京师,就是几钱银子一斤了。苏州的洞庭红橘子、福州的蜜桔,产季的时候多得只能倒掉,贩运到北方就是南方珍果;海参鱼翅,在山东不过分把银子,运到江南和京师就是珍馐美味……
但是大宗的货物南北运输,在过去除了走骡车之外就只有依靠运河。具体来说,就是利用漕船运输。每年漕船上行运粮都允许漕军随船携带私货,至于下行空载,带货就更是漕军的一笔的重要收入了。
扬州是运河上南北交汇的重要口岸。在这里设总号,无论北货南运,还是南货北运,都可以就近接洽漕船分拨运输,而汇款寄信也可托漕船顺路递送,非常的便利。
至于四处分号所在地,一来这里都是商业繁华的货物集散之处,不仅交通方便,而且居民消费水平也高,用来门市销货,无论零售整趸都很便利。二来可由此地坐庄或者派员收购附近的土产。以杭州来说,在杭州不但能够就近收购两浙地区的各种土产,从此地出发通过徽杭道可以深入皖南山区,收购茶叶、笋干等各种山货,也可以直下福建,收购福建的各种土特产。
“为何不走海运?”
林全安一愣,江南往京师走海运,这是他从来没想过的事情。毕竟这两处之间的物资和人员流动向来是走运河的。
“这我也不知道。”林全安摇头,“我只听人说过,海运难行,遇到风浪漂没,顷刻便是倾家荡产。大家宁可用漕船,纵然路上沉掉几只,总不会全军覆没。”
“漕船很慢。”
“是!漕船不仅慢,期间的弊端也大。”林全安说。他听人说过不少运河上的花样。从起运开始种种勒索,盗窃,陋规,一路上“靠水吃水”吃漕的人不知多少。
“不过商人运货,交给漕军就完了,期间的交道都是他们去交涉,左不过多费几钱运费罢了。”
“这里面不就是钱嘛。”司凯德想,如果能把江南到京师的货运改成海运,把运河里的货物运输业务抢过一部分来,不仅穿越集团可以大赚其钱,还能锻炼出一支横跨南北的船队,将来军队在海上机动就有现成的船只和水手可用,而且沿途的航线也可以早做开发。
这么一来,总号所在,莫如在上海为好。
上海是中国南北海运的交界处,船只出海,无论向北到天津、辽东,还是向南到广东福建,甚至向内地各省渗透,都很便利。
从上海沿长江上溯,可以轻易的到达中国的主要产粮区湖广地区,占据了这条中国的黄金水道就能以长江为交通枢纽,向两岸渗透。源源不断的吸收当地的丰富物产和人力资源,销售大量的商品。
……
穿越集团若是要经营对日贸易,从上海启程,也比从郑芝龙占据的金厦地区来得便利。
郑芝龙运往日本的商品,以生丝和丝绸制品为最大宗,其次是布匹、日用品和药材,这些产品在江南地区都有大宗出产,就近收购就近发运。在运费上又比偏居福建一隅的郑芝龙集团来得便宜……
其实司凯德还在打为大明海运漕粮的主意,每年几百万石漕粮从江南起运,若是能承接下来,光水脚的收入就不得了了。
不过,这个主意太远大了,恐怕一时半会是办不了的。
双方商讨已定,各方自己去做准备。林全安当下提出要求,自己若是要出外到总号任职,需带妻妾一人,并携其子女,其他家眷可留在临高。
江山当然同意――这是合理要求。林全安其实还打着另外一个算盘:即乘这个机会把自家的人口和财产转移一部分出去――还是打得狡兔三窟的主意。
“可惜你的儿子太小,不然倒可以做你的帮手。”江山哪里知道他肚子里的小算盘。
“将来还要首长们多多提携。”林全安说得很是客气。
林全安开设的万有,在临高的情报局体系中被称为山路。代号为“金字号”。根据对外情报局和殖民贸易部的多次会议商讨,从兼顾贸易和情报的双重考虑,决定未来的大陆情报-贸易体系参考郑氏集团当年的组织方式。
郑氏集团在海上的行动,除了明末受招抚之后的一段时间之外,前期收到明廷压制,后期遭到满清的封锁。
这样下去,他就只能满足于在东门市做一个座商,卖卖大陆上的南北货了。当然,这样面团团富家翁的日子也不错。然而林全安这样野心勃勃的人来说,如何肯甘于安享这样的小局面?
做生意也要求新求变才行!
正这样想着,有人走进柜房来。林全安睁开眼睛,认得是他的邻居兼佃户林里,林里和他一样是个“福佬”,而且两个人还是一个村的,彼此还有点瓜蔓亲,当初两个人坐着同一条船来临高谋生。林全安在乡下买的几十亩园子地和水田就是佃给他种得。
林里过去和他一样是个挑担的小贩,当初他和澳洲人做买卖成功之后,很有些敢冒险的小贩们步他的后尘为澳洲人收购蔬菜猪羊。不过林里赚了点小钱之后就买了二十几亩稻田,盖了所房子,把老婆家人都接来临高,靠种地过日子了。
一家子人靠十几亩地过日子当然是紧巴巴的,林全安发达之后就把自己买得园子地干脆也佃给他种了。
林里行了一个礼。他手里提着一个篮子,篮内是用稻草绳小心包裹着的鸡蛋。两只鸡,绑着双脚,在他的脚下旁边挣扎着。
“老林,是你么?”他和颜悦色地说,林里是他的老伙伴,虽然后来不做买卖改种田了,总算是贫贱之交。“你近来怎样?今年春天很好不是?”
“好,好,托老爷您的福。”林里半是羡慕半是悔恨的看着眼前的这位“老爷”――这个老爷,三年前还和他一样,穿着本地的土布衣,肩膀上打着厚厚的补丁,戴着一顶别人不要的破草帽,挑着担子走上几十里地去向一个个的村寨兜售货物,买进土产。三年不到,双方的身份已经不啻云泥之别。
自己当年要是不去买地盖房子,继续和他一起挑担做买卖,家业恐怕也不会小到哪里去。总算这过去的老伙伴还有几分情面,不但把园子地佃给他种,而且除了要他供应日常的烧柴、蔬菜、鸡鸭和食米之外几乎不收其他租子。日子总算还能凑合着过下去。
想到这里他无声的叹了口气――自己当时一时糊涂,总以为这澳洲人待不久的,赚几个钱安安稳稳的买地起屋是正经,没想到澳洲人的局面会越来越大
林全安知道他在想什么,他咳嗽一声,道了个谢,就开始谈起正经事来。
“做工的人都备办好了么?我们的事情到三个晚上可以完工吗?”
“一切都备办好了。做工的人也足够了――我自己,我老婆,还有我那大儿子,今年十四了,也能干个杂活什么的。”他眨巴了下眼,“老爷,真要这么做吗?”
“当然。”林全安即客气又和蔼的说,“不怕一万,只怕万一。这临高的局面,还看不清叻。”
他又关照了一声:“就在晚上做,白天不要干。”
“白天,我那院子附近也没有半个人走过的――那里荒得很!”
“还是小心为好。”林全安说。
林全安吩咐林里准备动手做得事情,是在他家的院子里挖一处地窖――这处地窖里他藏得当然不是金银财宝――林里还没到能够被信任到这样的地步,他藏得是干谷、咸菜和咸肉。十石米,一缸子咸菜,几条腌过的猪腿。够吃上好几个月了。
除了林里这里,他还在几处其他地方也预先做了这样的安排。为得是万一官军来征伐,全县乱成一团的时候他有个藏身之处。
林全安觉得,以澳洲人的实力官军恐怕是不能取胜得,但是战事一旦陷入僵局百姓的日子就会很难过,他这样的有钱人肯定会成为各路人马窥觊的目标。万一临高大乱,他就带着家人躲到这几处地方去,靠着这点东西能够混过几个月,等待局面明朗了再重新露面。
至于大笔的财物,他已经为它们找好了合适的地方,一有风吹草动就能隐蔽的无影无踪。
这几年他已经不动声色的在邻县置办几百亩地现在已经全部佃种出去了。真要在临高混不下去了,还能逃到邻县去混个小粮户当当。
总而言之,林全安打得是“狡兔三窟”的主意。
打发走了林里。林全安开始考虑另外一件事。昨天晚上,熊首长忽然到了东门市商会,点名要见自己。
和熊首长一起来得是另外一位大首长,这人姓江,官衔据说是“局长”。林全安对澳洲人的官僚体系已经有点明白了,知道最大的叫执委,然后是人民委员或者部长,凡是叫局长或者主任就的要稍逊一筹。没帽子的首长就是平民百姓了――澳洲人有个好听的说法,叫元老――虽然他们即不老也不圆。
江山打听了他的生意状况,问了他有什么难处,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林全安把自己最近的状况和他谈了谈,说了下目前的境况――他是澳洲人一手扶持起来的,深信自己对澳洲人依然是有用的。否则根本就不必来和他说这样的话。
“在海南岛做买卖,能有多大的市面。”江局长说,“到大陆上才是正途。”
这位江局长随后提出了一个相当诱人的主意:澳洲人打算支持他到大陆上做买卖,开字号。并且给予他资金和货物上的种种优待。甚至还会为他寻求官面上的支持。前提是他必须完全服从澳洲人的指挥。
林全安对这个要求迷惑不解。做生意赚钱当然好,不过为什么非要自己出面?自己在大陆上可没有什么势力可以依仗――若有得话当年他也不会孤身一人抛下家人到临高当射耕人了。
“我们不是大明人士,长相谈吐颇为不同,由你出面,免去许多的麻烦。”江山解释说。
这个解释合情合理,林全安却隐隐约约的感觉事情没这么简单。
江山提出要他出面到大陆上建立的买卖是南北货行――这在大明的商业领域里属于大买卖,不仅要有大笔的流动货款一年四季收购各地货物,还要每年南来北往的运输各种土特产。和脚行、船行、车马店、镖局要打很多的交道。非有大能耐大手面的商人不能为。
自然,这里面的利润也高,南北货是“双向利”,讲究不走空,南货运北,北货销南,走一趟就是双倍的利。
林全安这几年买卖做大了,眼界开阔了许多。各种买卖也了解了不少。他估算着,若是要经营南北货的生意,至少要投入五万两银子。
银子,他当然拿得出,但是这差不多就是他的全部资产了。万一失败,再要东山再起就难了。林全安知道自己是“时势造英雄”,自己不过是抓到了机会,用好了机会。这次要败了,能不能再有这样好的机会就很难说了。
江山当时没有要他回音,请他回去“好好想想”。
“我明日来登门拜访,”江首长带着微笑,“想来林掌柜的不会放过这样的好机会。”
若是答应,这个机会的确不错,自己原想到大陆上去干,怕身后没有势力,现在有澳洲人的支援,这方面的担忧就可以少上几分了。只是这澳洲人到底能在临高待多久呢?
为了这件事情,昨天他在床上翻来覆去了一夜,还是没下决心。
林全安已经不是过去的林全安了,过去他是个孑然一身的光棍,做什么都不怕,现在他有家有业,已经开始瞻前顾后了。
“干!”他终于下定了决心。
自己当初要不是豁出去了挑着一担蔬菜去去百仞滩卖,不是给澳洲人当向导去苟家庄,怎么能有今天的家业?林里当年也和澳洲人做买卖――他见好就收,现在沦为一个佃户,吃点自己的残羹剩饭过日子。
自己若不是抓住这个机会,将来也过是过得舒服些的林里罢了!打听了主意,便叫人去合作社酒楼预订了一桌酒席,静候这位江首长前来谈生意。
没想到下午来得还不止江山一人,自己的老相识熊卜佑,还有一位不认得元老――他自我介绍叫司凯德的一起来了。
他们似乎料定他一定会同意这次商业冒险。
“三年前,我们刚到临高的时候,是红眉毛绿胡子的吃人妖怪,你就敢挑着一担蔬菜找上门来卖。难道现在就没胆子去大陆上做生意?”熊卜佑笑着说。
和澳洲人的合作事宜谈得很顺利。双方约定合资成立一家新字号,取名“万有”。这家字号的总号不设在临高,具体的位置待定。利用运河的便利条件贩运南北货物。
“万有”的资本定为十万两,以白银计算。林全安出资五万两,占股本的45%,澳洲人出资五万两,占51%――多占的6%是作为穿越集团提供的各种后勤和安全支援的报酬。另外4%为官中股。所分利润供员工福利和支付应酬费用花销。
双方约定,所有投资款在一个月内存款到在德隆银行开设的公司账户上。以后所有金钱往来一律通过德隆的票据进行。这样的做法当然即便利又安全。但是在穿越集团来说等于一次性无偿回笼了五万两白银。至于穿越集团的投资,不过是划一笔账而已。
在经营管理上,由林全安出任管事店东,元老出任大掌柜,人事和财务权力由元老掌握,林全安知道这个买卖里自己多半只是作为一尊菩萨供着而已,平时可能需要自己出面应酬。所以对此并不多争论。反正澳洲人赚钱的本事只比自己大,不比自己小。而且对方许下了“保本分红”的诺言。即买卖若是亏折本钱,他只是不享受分红,本金一概保全;若是有利润就按比例分红。最坏的结果无非是损失几年的利息而已――说起来临高这地方也没什么地方供他放款取利的。
双方草签了一份备忘录,随后约定三天后正式签署协议并且公证存档――这种商业习惯现在正在全临高推广之中。
“南北货的买卖我们是不懂得,不晓得林掌柜有什么见教?”司凯德问道。作为殖民和贸易部的人员,他对这件事情远比情报局热心。
“南北货是很赚钱的买卖。”林全安说,“不过我也所知不多,只是听人谈起过。”
林全安的想法是,万有到扬州设置总号,然后在南京、京师、苏州、杭州各设一处分号即可。
在扬州设总号便于运输。南北货赚得就是地区差价。而且这个差价非常之大。福建的笋干,在当地不过几钱银子就能买上一篓,运到京师,就是几钱银子一斤了。苏州的洞庭红橘子、福州的蜜桔,产季的时候多得只能倒掉,贩运到北方就是南方珍果;海参鱼翅,在山东不过分把银子,运到江南和京师就是珍馐美味……
但是大宗的货物南北运输,在过去除了走骡车之外就只有依靠运河。具体来说,就是利用漕船运输。每年漕船上行运粮都允许漕军随船携带私货,至于下行空载,带货就更是漕军的一笔的重要收入了。
扬州是运河上南北交汇的重要口岸。在这里设总号,无论北货南运,还是南货北运,都可以就近接洽漕船分拨运输,而汇款寄信也可托漕船顺路递送,非常的便利。
至于四处分号所在地,一来这里都是商业繁华的货物集散之处,不仅交通方便,而且居民消费水平也高,用来门市销货,无论零售整趸都很便利。二来可由此地坐庄或者派员收购附近的土产。以杭州来说,在杭州不但能够就近收购两浙地区的各种土产,从此地出发通过徽杭道可以深入皖南山区,收购茶叶、笋干等各种山货,也可以直下福建,收购福建的各种土特产。
“为何不走海运?”
林全安一愣,江南往京师走海运,这是他从来没想过的事情。毕竟这两处之间的物资和人员流动向来是走运河的。
“这我也不知道。”林全安摇头,“我只听人说过,海运难行,遇到风浪漂没,顷刻便是倾家荡产。大家宁可用漕船,纵然路上沉掉几只,总不会全军覆没。”
“漕船很慢。”
“是!漕船不仅慢,期间的弊端也大。”林全安说。他听人说过不少运河上的花样。从起运开始种种勒索,盗窃,陋规,一路上“靠水吃水”吃漕的人不知多少。
“不过商人运货,交给漕军就完了,期间的交道都是他们去交涉,左不过多费几钱运费罢了。”
“这里面不就是钱嘛。”司凯德想,如果能把江南到京师的货运改成海运,把运河里的货物运输业务抢过一部分来,不仅穿越集团可以大赚其钱,还能锻炼出一支横跨南北的船队,将来军队在海上机动就有现成的船只和水手可用,而且沿途的航线也可以早做开发。
这么一来,总号所在,莫如在上海为好。
上海是中国南北海运的交界处,船只出海,无论向北到天津、辽东,还是向南到广东福建,甚至向内地各省渗透,都很便利。
从上海沿长江上溯,可以轻易的到达中国的主要产粮区湖广地区,占据了这条中国的黄金水道就能以长江为交通枢纽,向两岸渗透。源源不断的吸收当地的丰富物产和人力资源,销售大量的商品。
……
穿越集团若是要经营对日贸易,从上海启程,也比从郑芝龙占据的金厦地区来得便利。
郑芝龙运往日本的商品,以生丝和丝绸制品为最大宗,其次是布匹、日用品和药材,这些产品在江南地区都有大宗出产,就近收购就近发运。在运费上又比偏居福建一隅的郑芝龙集团来得便宜……
其实司凯德还在打为大明海运漕粮的主意,每年几百万石漕粮从江南起运,若是能承接下来,光水脚的收入就不得了了。
不过,这个主意太远大了,恐怕一时半会是办不了的。
双方商讨已定,各方自己去做准备。林全安当下提出要求,自己若是要出外到总号任职,需带妻妾一人,并携其子女,其他家眷可留在临高。
江山当然同意――这是合理要求。林全安其实还打着另外一个算盘:即乘这个机会把自家的人口和财产转移一部分出去――还是打得狡兔三窟的主意。
“可惜你的儿子太小,不然倒可以做你的帮手。”江山哪里知道他肚子里的小算盘。
“将来还要首长们多多提携。”林全安说得很是客气。
林全安开设的万有,在临高的情报局体系中被称为山路。代号为“金字号”。根据对外情报局和殖民贸易部的多次会议商讨,从兼顾贸易和情报的双重考虑,决定未来的大陆情报-贸易体系参考郑氏集团当年的组织方式。
郑氏集团在海上的行动,除了明末受招抚之后的一段时间之外,前期收到明廷压制,后期遭到满清的封锁。
本文网址:http://www.66shuku.com/xs/1/1224/988771.html,手机请浏览:m.66shuku.com/book/1224/ 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