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0章 学问只在强弩之下

推荐阅读:重生了,回到小县城当豪门轮回乐园逆天邪神踏星女帝攻略楚倾歌万相之王重生之最强剑神覆汉国潮1980夜的命名术

    第830章学问只在强弩之下
    “陛下!!!”
    “爱卿!!!”
    厚德殿内,君臣相见,心情无比的激动。
    张不疑保持着行礼的模样,眼含热泪,他回到长安后,甚至都没有回家,一路直奔厚德殿,见到了陛下,他的心才算平静了下来。
    而刘长同样如此,见到自己的心腹铁杆终于出现在自己的面前,他也是难以遏制内心的激动。
    “你还是得留在朕的身边啊,身边没有你,朕当真是无人可用.诸事不顺啊!”
    君臣两人相见,行礼完毕,刘长便让张不疑坐在了自己的身边,“你不在的这些时日里,庙堂里发生了很多事情,不过伱既然回来了,这些事情我也就不再担心了,说说你的事情吧,代国那边如何啊?”
    张不疑急忙说道:“因为陛下的恩德,代国一切都很好,有刘不害来照看代王,代王身边也是人才济济,如今更是发现了诸多的煤炭,大汉因为冶炼的原因,很需要这些煤炭,况且,如夏,燕,北庭等地,冬日极为寒冷,都需要大量的煤炭,需求极大,代国定然能因此而迅速发展起来,陛下完全不必担心”
    张不疑说起了北方几个国家的情况,又重点说起了赵国。
    “这赵王听闻赵绾要在代国寻找一座城池,很是恼怒,还想要恐吓这两个国家臣实在是看不下去,亲自前往邯郸,将赵王训斥了一番.”
    “做的好!”
    刘长咬牙切齿的说道:“这个如意简直就是拉低了整个大汉诸侯治国的下限,早就该除他的国!”
    张不疑也没有忘记夏国,“傅清做的还是不错的,只是条件太差,发展有限,不过勉强对各地有了真正的管辖,将部族分到各个地区,让他们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畜牧,在各地都建设了城池,设立定居点,开展耕作,那些公羊儒生到达夏国之后,迅速前往各个部族之中,传授学问,教化当地,做了部族的官吏,还有卢他之。”
    “他率领夏国的骑兵,击败了那些不愿意归顺的部族,使得漠外的诸多部族纷纷归顺,夏国如今名义上的疆域,当真是大的可怕,就是城池太少,举国只有七座城池,其余的只怕都不能称为城池,耕地也很少,官吏倒是足够了,至于中原的政策,也难以在当地进行,只能采取其他的办法来推行.”
    张不疑的北巡还是很有收获的。
    刘长板着脸,说道:“短期内,夏国应该都不用担心人不够用。”
    “这些年里,我往夏国送了不少人啊,包括亚夫和胜之的儿子,都被我发去夏国了。”
    “啊?这是为何啊?”
    “这两个竖子,居然因为陆军和水军的事情而争吵起来,还偷用家里的甲胄,岂能宽恕?非得让他们长长记性!”
    张不疑即刻高呼:“陛下英明!!”
    就在两人聊着北方局势的时候,吕禄和窦广国走了进来,行礼拜见了张相。
    刘长开心的指着窦广国,“此人唤作窦广国,颇有才智,如今跟在我的身边!”
    张不疑眯起了双眼,审视着面前的窦广国。
    “哦?”
    “有才智是吧?”
    窦广国一愣,急忙说道:“在张相之前不敢论才智。”
    刘长继续说道:“现在吧,正好有一件事,正好你们都到了,就先问问你们的看法。”
    “是关于太学的事情.不疑,你知道王同吗?”
    “唐国国学的大祭酒,陛下,出了什么事?”
    刘长摇着头,“倒也不是大事,这个人前不久来到了长安,请求在地方设立太学,另外,他还拿出了六条上书,都是关于启蒙之学的,不疑啊,你觉得这个人怎么样?”
    张不疑认真的说道:“此人学问极为渊博,论易,大汉没有人能赢过他的,只是此人极为暴躁,想法又很是激进,酷似晁错,不类儒家,与刘敬等人乃是至交好友,故而遭受了不少的非议.他的上书,陛下最好还是再三斟酌,不能冒然施行”
    刘长深以为然,“你说得对啊,不过他的想法倒是很不错。”
    “他想让启蒙之事变得更加完整,设定对祭酒的考核,不同的俸禄,相应的学府,他想设立一个教导祭酒的学宫,这个想法就很不错啊,除此之外,他还想完善学堂内的诸多课程.这样吧,你抽出时日去见他一面,跟他谈一谈.”
    “唯!!”
    王同在长安并不算太开心,在唐国住的久了,对长安反而有些不习惯。
    他觉得长安人实在太矫情。
    包括对长安的那些大家,他也不太看得上眼,在田何的三大弟子里,王同是最另类的那一个,无论是他的想法还是做法,都不同于其他儒家,显得极为独特。他的一些学说,放在大汉甚至是违法的,过去他跟自己的师弟在辩论孝行的时候,就因为说过“能孝则孝”的话而震惊了天下,使得诸多大儒都不待见他。
    可王同却不觉得自己说的有错,孝是要建立在可以尽孝的前提下,必要的时候得大义灭亲,难道就能说是不孝吗?
    他就因为父亲谋反儿子该不该举报为论点,跟自己的两位师弟进行过辩论。
    只是,大汉是以孝来治国,他这样的言行自然是非常危险的,根本不受主流所待见,毕竟,哪怕是法家,黄老,在面对孝顺这个话题上,也不敢多说什么.在大汉,孝就是正确的,为了孝违法也是正确的。不过因为他在易上的造诣,众人虽然不待见他,也没有来找他的麻烦,在唐国还好一些,唐国的包容性极强,像他这般另类的大儒也能混得下去,还混的不错。
    可是来到长安后,日子就没有那么的平静了。
    有些大儒得知他来了,火急火燎的找他来辩论,当然还是以孝为论点。
    王同却没有心思与他们搞什么辩论,乃公来长安是为了操办大事!
    这些时日里,王同一直都待在张苍的府邸内。
    在这里起码是没有人敢上门来找他麻烦的。
    张苍认真的翻看他的奏表,再次摇着头,“不行,你的想法太激进了,若是设立专门针对祭酒的考核,不知有多少祭酒要请辞,你的想法是对的,当祭酒要通过考核没有问题,但是你要注意地方的情况啊,各地设立学府,祭酒是非常紧缺的,庙堂求之不得,有学问的人都想要去当官,很少有人愿意去学府教学的,你再这么推行,那很多地方都没有祭酒了,这政策要一步一步的来,起码要等到各地的人才储备充足,有足够的祭酒的情况下,才能如此推行啊.”
    若是他人敢对自己的政策指指点点,王同早就得爆发了,可是面对张苍,他是一句话都不敢多说。
    王同非常的尊重张苍,将他当作自己的老师来敬重。
    当初王同在天下各地都遭受非议的时候,是张苍庇护了他,为他平了很多的麻烦事,从那之后,王同对张苍就格外的敬重。
    张苍放下了手里的文书,长叹了一声。
    “同啊,你再这么下去,你的学问就要断绝了,你就安心治易,莫要再纠结其他的东西了.”
    “你现在的弟子就那么寥寥几个,而且也很少有人再愿意跟着你来学习”
    王同并不担忧,只是平静的说道:“我还有两个师弟,也不怕会断了老师的传承,张相不必再劝。”
    张苍长叹了一声,问道:“他们还会来找你的麻烦吗?”
    “时不时会过来,但是都无所谓了,我已经不在意这些了”
    张苍沉思了片刻,随即走进了内屋。
    王同刚刚回到府内,就看到了徒孙司马谈领着那位诸侯王,等候在门口。
    王同无奈的苦笑了起来。
    这位北地王是被司马谈所带来拜见自己的,司马谈想让自己教一教这位北地王。
    王同其实还是挺喜欢这位大王的,此人看似怯弱,却心思缜密,为人良善,他若是做了诸侯王,一定会是一个仁义之君,可是说到教,王同却不太敢将自己的学问教给他.学不成很麻烦,学成了更麻烦。
    这次,刘良甚至还带来了礼物,毕恭毕敬的站在门口。
    王同领着他们进了院,坐了下来,令人将车停好。
    “大王啊,我实在是没有什么能教导您的啊。”
    刘良却急忙行礼“王公,先前我来找您的时候,您告诉我该如何去犒劳那些救济的大臣,如何去安抚百姓,我感触颇多,回去后告知阿父,阿父让我多跟您学习,还允许我多留一段时日,学好之后再前往北地。”
    “我知道自己不是很聪慧,但是一定会用功学习。”
    王同挠了挠头,解释道:“并非是我不愿意教授大王,只是我的学问,不被世人所认可,他们对我多有误解,若是您与我扯上关系,怕是有碍与您的名声.”
    司马谈一愣,随即问道:“那为什么我却没有遭遇过排斥呢?”
    “谁会跟你个小娃娃过不去,你老师不得我的真传!”
    司马谈急忙摇头,说道:“不,老师也是有您的真传的,老师多次告诉我,不能以私情乱所学,要阐述道理,就不能管什么君臣,父子我阿父却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
    王同长叹了一声,“这些也就对你们以史传家的有些作用了”
    刘良有些无奈,“我年幼的时候,阿父也曾为我请过贤才教导,可是都没有您教的这般透彻”
    “并非是透彻,而是这些贤才不敢讲述实话,陛下让你前往北地,是为了做什么?是为了让大王收北地官吏的心,收当地百姓的心,更好的进行赈灾,同时也是表现出陛下对当地赈灾官员的重视,可那些人是不敢明说的,非要扯上一层道德的幌子,只说些虚言,从不说真实的想法,这如何能教会大王呢?”
    “有些儒生,说起钱财就会觉得鄙夷,仿佛那是世间最恶臭的东西,君子爱财,这有什么问题呢?有些儒生,说起女色就会逼退三舍,露出最鄙夷的模样,却不知食色本性的道理,他们整日坐在一起说些道德的事情,家里的钱财堆积的比商贾还多,妻妾成群,却从不敢明说自己的欲望,表以道德君子的身份。”
    “有疑惑的人来跟他们请教,他们一定坐在高高的台上,面色严肃的讲述一些跟事实完全没有关系的虚假之言,自以为有深意,这就是当今儒生们的模样啊!”
    王同很是鄙夷的说着,又看向了刘良。
    “大王,我没有什么能教您的,所能告诉您的事情有两个。”
    “第一件事情,就是看清真实的东西,知道自己该去做什么,什么才是真正有用的,若是听信所谓贤人的话,想着如何用道德让百姓们都变成君子,那就是最愚钝的行为了,百姓们要先吃饱饭,才能知道什么是礼仪,空谈道德是无法治理百姓的。”
    “第二件事情,就是要远离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用自己的道德来约束他人,却不能约束自己的人。”
    就在王同为刘良进行讲述的时候,门外响起了叩门声。
    司马谈有些害怕,看向了自己的师祖。
    王同大手一挥,“开门!”
    很快,一个身材高大的老儒走进了此处,此人比王同还高出了一个头,进了府,目光直接就落在了王同的身上。
    “你果然是在这里啊.终于不再唐国藏着自己了吗?”
    来人气势汹汹。
    此人唤作丁宽。
    此人简直比王同还要像大儒,身材极为高大,手臂粗壮,威风凛凛,此人与王同师出同门,乃是田何的得意门生。他是一个非常有天赋的人,他的经历也算是很有趣的。
    他出身不高,原先是他人的随从门客。他在梁国服侍梁项生,后来这位梁项生跑去跟田何学习,因为害怕道路上遇到贼寇,就将最能打的随从丁宽带在了身上。梁项生跟着田何学习的时候,丁宽就站在门口等着他,如此过了几年,梁项生学到了不少,而丁宽学的更多,才能超过了主人,甚至还超过了田何其他的弟子。
    田何直接收了他为弟子,学成之后,他回到了梁国,当时众人说:“易学终于到了东边!”
    如今,这位丁宽,正在长安内教书,得知自己的师兄到来,他火急火燎的前来问罪。
    虽然是同门师兄弟,可丁宽跟自己的师兄关系不太融洽,他一直都觉得自己的师兄走错了道路,败坏了老师的名声,当初还想去唐国找他辩论。
    丁宽眯着双眼,一步一步的走到了王同的面前,缓缓卷起了衣袖。
    王同看着比自己高出了好几个头的丁宽,很是平静的问道:“你是来与我辩论吗?”
    “过去你总是躲着不与我辩论,今日,我们得好好说道一番!看看是谁走错了道路.”
    丁宽的年纪跟王同差不多,但是显然比王同要能打很多。在历史上,在诸国叛乱的时候,这位曾帮助梁王抵御叛军,率军猛攻叛军,号称丁将军,天下闻名,是正儿八经的一代大儒,跟那些只会说空话的儒生不同,另外,他的玄孙女丁姬是汉哀帝的生母。
    王同沉默了片刻,随即起身,朝着马车的方向走了过去,可脸上也没有害怕,“好,既然你要辩论,那我做好准备,然后再好好辩论一二!”
    丁宽大笑着,露出了自己那极为粗壮的手臂,“今日你就是想要躲,也是躲不掉了!!”
    “老夫这身武艺,一直都没有可以施展的机会,我与你说,就我如今的年纪,还能披着甲冲进敌阵里诛杀对方的主将!!对付你这么个.”
    丁宽的话还没有说完,就看到王同从马车上拿回了一架强弩,重现坐在了自己的面前。
    强弩对准了自己的方向。
    丁宽的话再也说不出来,戛然而止。
    “来,我们坐下来辩论!”
    “你方才说你的武艺如何?”
    丁宽抿了抿嘴随即提醒道:“私藏强弩是斩首的罪过,你现在拿走强弩,我就不向庙堂揭发这件事。”
    “哦,我不曾私藏强弩,这把强弩啊,乃是北平侯交给我放在家里保管的,就只有一把而已,我又没有带出门,若是你觉得有什么不妥,可以去找北平侯来对峙啊。”
    丁宽的嘴唇微微颤抖了起来,随即缓缓坐在了师兄的面前。
    随后两人开始了辩论,两人都是很有学问的大儒,当他们开始辩论的时候,刘良和司马谈是什么都听不懂了。
    两人不分上下,可刘良觉得似乎还是丁宽更胜一筹,毕竟人家是扛着被强弩瞄准的压力来进行辩论的。
    在丁宽狼狈的离开这里的时候,王同方才松了一口气,对一旁的刘良说道:“若无北平侯,今日怕是要被这厮给欺辱了我这个师弟啊,学问不咋滴,却是有一股蛮力,我不是他的对手。”
    “大王,这件事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出门要带强弩?”
    “不是,任何道理和学问都需要强弩来支撑,您想要获得官吏和百姓的支持,也必须要有武力来撑腰。”
    刘良眼前一亮。
    “受教!!!”

本文网址:http://www.66shuku.com/xs/1/1159/1207556.html,手机请浏览:m.66shuku.com/book/1159/ 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