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五〇章 贡院出题(第一更)
推荐阅读:重生了,回到小县城当豪门、轮回乐园、逆天邪神、踏星、女帝攻略楚倾歌、万相之王、重生之最强剑神、覆汉、国潮1980、夜的命名术、
马车车厢里,唐映笑着说道:“沈大人清廉自守,为吾辈之楷模,下官好生佩服,这里有些小礼物,请笑纳。”
说着,唐映从怀里拿出几张折叠起来的纸,递给沈溪。
沈溪接过来一看,却是几份卖身契和地契,其中地契是京城周边的熟田,早有人耕种,拿到手等着每年收租便可。
至于卖身契,也不是普通的仆婢,而是歌女和舞女,上面特别注明是从教坊司赎买出来的清倌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可以为主人争面子。
“田地自不必说。”唐映道,“二十几亩田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了。至于这几个丫头,都是十三四的年岁,最重要的是干净,沈大人无论是养为外宅,还是用作它途,府衙和县衙都会提供帮助……沈大人,可还满意?”
拉拢腐蚀真是无处不在啊!
沈溪心想,这算是官场基本的套路,先送钱财,钱财不行就送房屋或者田契,到最后干脆就是美色和古玩。
千百年来,花样都没怎么变过。
沈溪摇摇头,把东西推还回去,道:“在下初入官场,暂时用不上这些东西,所以……不能收下,还望见谅。”
唐映一看就很有经验,并未恼羞成怒,微笑着说道:“无妨无妨,事成之后再送也是一样,若沈大人觉得麻烦,下官会帮忙安排,把这些东西转到沈大人的祖籍……”
在沈溪这里送礼行不通,转而送去福建,你沈溪不收但你家里人收也是一样。因为福建距离京城山长水远,一来一回需要几个月,想要制止根本就来不及,所以唐映先在沈溪这里打预防针,告诉沈溪他们准备采用这种方式逼迫其就范。
“在下家乡并不缺这些。”
沈溪脸上带着很和煦的笑容,意思是告诉对方,你尽管自便,看我会不会在鬻题上做出让步。不过,既然唐映没有跟他扯破脸皮,他也不会恶语相向,只需要表现出一个“想从我这里拿到题目行不通”的态度就行了。
若不问青红皂白直接翻脸,那是对家里眷属的不负责任,唐映可是代表了顺天府,沈溪就算是可以面圣的翰林官,到底手里没有实权,不能跟顺天府尹这样后世的“北|京市|委|书|记兼市|长”的高官相提并论。
唐映并未勉强,马车到了贡院门口,此时内外帘官差不多已经到齐了。
沈溪在想一个问题,唐映过来迎接他而没有去招呼靳贵,难道说靳贵已经被他们收买了?
等沈溪下了马车,跟众内外帘官打过招呼,对面驶来一辆有大队官兵保护的马车,车驾停稳后,靳贵与一名身着官府的中年人同时下来,从靳贵那无奈的神色,沈溪便能觉察出,靳贵同样在路上被人用厚礼收买。
“沈谕德,别来无恙?”靳贵苦笑着行礼。
沈溪点头还过礼,然后与众内外帘官一起进到贡院公堂,等点过人数,内帘官便会进入墙垣高耸、环境阴森的会经堂,随后院门上锁,里面只有少数杂役服侍,而印刷卷子也会在会经堂后面的别院中完成,除了送供给、分发考卷时会有专人过来,其余时候外帘官均不得入内。
通常来讲,八月初六下午就要完成出题,到初九正式开考前考卷必须印刷好,分送到考生所在考棚。
“沈谕德上一科时尚且为应举生员,这届便已是内帘主考,实在令人钦佩。”
待众人进到会经堂,外面大门上锁,先前一直没跟沈溪打过招呼的内帘官们开始过来恭维。
这些内帘官,大多跟外面的人有所勾连,毕竟他们中许多是顺天府推选出来的,没资格跟顺天府叫板,所以他们很识相,顺天府送多少文币,他们就收多少,顺天府要在大明宝钞的兑价上行贿,他们就装作懵然不知。
沈溪不用动脑子就知道,这些人过来打招呼的目的,是探问他这次乡试考题的思路,以便提前把风声泄露出去。
在名目众多的乡试作弊手段中,最行之有效的莫过于提前获悉考题。众内帘官中,唯有沈溪和靳贵有出题的权利,也就是说,题目是什么,沈溪和靳贵二人说了算,而沈溪又因为官职高所以在出题这件事上占据主导地位。
只待沈溪出完题目,从头到尾旁观的内帘同考官便会悄悄把题目放出去。
外帘官获悉后,那些行贿少的生员只是得到题目,需要自行找人做好背熟,等考试时照抄就行,而那些给钱多的得到的服务也更优质,顺天府会帮人帮到底,由于手里掌握有大量儒学名宿资源,可以方便地找到人做题,再交给“金主”背熟后进场应试
如此一来,那就算沈溪和靳贵清廉自守,但由于不清楚已经出现鬻题的情况,仅仅依据文章质量,沈溪便会选择那些作弊的考生。
沈溪受人恭维,似乎很受用,脸上带着和熙的笑容,应酬一番后才跟靳贵进到会经堂内的总裁室。
见左右无人,沈溪笑容变淡,问道:“靳中允可有想过出题方向?”
“这个……还是听沈谕德的意思比较好。”靳贵推诿地说道,明知道这次乡试可能有猫腻,那最后题目是谁出的,可就要担责。
题目你出的,最后题目外泄,不是你的责任难道是另一个主考官?
这也是当初程敏政倒台的原因,“四子造诣”的考题不是李东阳想出来的,而是程敏政非要在会试出题上卖弄文采。
“两位上官,不知何时出题?我等也好先提前揣摩一下题目,以便阅卷时有所针对。”
这会儿都知道沈溪和靳贵准备出题,内帘官们丝毫不给沈溪和靳贵私人空间,逐渐汇集到总裁室,就等着两位主考官把题目出好,再通过一些隐秘渠道把题目送出去。
靳贵不想出题,沈溪也不想逞能,这下就显得为难了。
两位主考官谁都不想在出题上出风头。
沈溪想了想,道:“陛下崇尚礼乐之治,并于己未年殿试以礼乐之治策问众贡士,此番乡试,不妨就以礼乐之治为题。”
在场的内帘官都点头,觉得这大题目挺好,可马上有人提出:“沈大人,这礼乐之治涉及众多,况且有四书文三道,五经文各四道,这尚且只是第一场便有二十三篇考题,如何以礼乐之治,概括全部?”
乡试分为三场,第一场是四书文和五经文,第二场是诏、判、表、诰,第三场是时务策,仅仅只是出题量就非常庞大。
乡试说起来似乎是三场考试并重,但因考生众多,题目也多,而阅卷的内帘官却连同两位主考在内,总共才九人,批阅三四千名考生且每人有近万字的考卷,要在十五天左右阅卷完成,决定是否录取以及录取后排定名次,根本是强人所难。
所以顺天府跟十三布政使司的乡试一样,同样是以第一场三道四书文的优劣来进行初选。
四书文写得好,才会被拔擢上来,只要五经文和后两场的卷子答得相对合度,那就可以被录取为举人。
也就是说,这次乡试出的考题的重点和难点,主要取决于三道四书文。
沈溪笑道:“不妨如此如何,将四书排列,《论语》、《孟子》各一道,《大学》、《中庸》取其一而命题,先定页数,再定字数,此字在哪一句,便以哪句为题,如何?”
在场的内帘官一听,都傻眼了。
抓阄出题?
本届乡试岂不成了儿戏?
“沈大人,您可不能言笑,这乡试贡院乃圣人教化之所,可非儿戏。”
旁边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听了,立即便想跟沈溪好好理论一下,但他本身只是举人出身,连进士都不是,不过是因为有名望才会被推举来做内帘官,根本就没意识到他没资格抨击东宫讲官、日讲官的沈溪。
沈溪笑道:“胡先生是觉得……《四书》乃是儿戏?”
“这……”
沈溪抓语病抓的很好。
抓阄是儿戏不假,但最后出的题目还是从四书中找出来的,这大明朝各级考试,每年都会考,四书文和五经文的考题必须是四书五经中的原句,让考生用这句话来衍生出自己的八股文章。
可四书五经一共就那么多句,其实每句话基本都被用烂了。
乡试虽然不禁止截搭题,但让翰林官来出截搭题明显有辱斯文,所以这次乡试,还是要用原句来出题。
沈溪说的这种抓阄之法,暗地里操作算是比较好的选择,只是现在把话提到明面上来说,难免招惹非议。
“沈谕德,要不……还是仔细商议一番再出题为好,索性时间不急。”靳贵有些尴尬,因为沈溪说的这种出题方法,就连开明的他也不能接受。
沈溪笑着点头:“那就先出第二场、第三场的题目,至于第一场的题目,放到后面便是。”
第二场和第三场考试,属于应用文的类型,在题目上没多大花样,但时务策的出题还是能分辨考生的水平高低。
当下朝中发生了什么大事,需要让考生来好好议论一下,题目出得好不好,全看主考官对朝局大事的把控能力。
对此,沈溪已经有一定考虑。
朝廷如今最大的问题,来自于皇嗣单薄,但这题目是不能出的,因为这属于妄议朝政,出题时要考虑一下统治者的想法,皇帝可不想让人随便议论我有几个老婆几个儿子,你还让三四千考生来议论这问题,诚心让我难堪啊。
除了皇嗣单薄的问题,还有便是朝中近几年发生的事情,其中收复哈密和鞑靼犯边都可以议,但不能同时出两道涉及军务的考题。除此之外,诸如黄河决堤、瘟疫肆虐、东南风灾和虫灾等灾荒不能提,即便要出题也得围绕天下承平百姓安居乐业云云。
朝廷大员功过是非不能议论,皇帝已经做出决断的大政方针不能议……
其实有时候想想,出题的范围其实还是挺窄的。
ps:第一更到!
今天天子争取四更,请大家多多订阅、打赏、推荐票和月票支持!
...
说着,唐映从怀里拿出几张折叠起来的纸,递给沈溪。
沈溪接过来一看,却是几份卖身契和地契,其中地契是京城周边的熟田,早有人耕种,拿到手等着每年收租便可。
至于卖身契,也不是普通的仆婢,而是歌女和舞女,上面特别注明是从教坊司赎买出来的清倌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可以为主人争面子。
“田地自不必说。”唐映道,“二十几亩田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了。至于这几个丫头,都是十三四的年岁,最重要的是干净,沈大人无论是养为外宅,还是用作它途,府衙和县衙都会提供帮助……沈大人,可还满意?”
拉拢腐蚀真是无处不在啊!
沈溪心想,这算是官场基本的套路,先送钱财,钱财不行就送房屋或者田契,到最后干脆就是美色和古玩。
千百年来,花样都没怎么变过。
沈溪摇摇头,把东西推还回去,道:“在下初入官场,暂时用不上这些东西,所以……不能收下,还望见谅。”
唐映一看就很有经验,并未恼羞成怒,微笑着说道:“无妨无妨,事成之后再送也是一样,若沈大人觉得麻烦,下官会帮忙安排,把这些东西转到沈大人的祖籍……”
在沈溪这里送礼行不通,转而送去福建,你沈溪不收但你家里人收也是一样。因为福建距离京城山长水远,一来一回需要几个月,想要制止根本就来不及,所以唐映先在沈溪这里打预防针,告诉沈溪他们准备采用这种方式逼迫其就范。
“在下家乡并不缺这些。”
沈溪脸上带着很和煦的笑容,意思是告诉对方,你尽管自便,看我会不会在鬻题上做出让步。不过,既然唐映没有跟他扯破脸皮,他也不会恶语相向,只需要表现出一个“想从我这里拿到题目行不通”的态度就行了。
若不问青红皂白直接翻脸,那是对家里眷属的不负责任,唐映可是代表了顺天府,沈溪就算是可以面圣的翰林官,到底手里没有实权,不能跟顺天府尹这样后世的“北|京市|委|书|记兼市|长”的高官相提并论。
唐映并未勉强,马车到了贡院门口,此时内外帘官差不多已经到齐了。
沈溪在想一个问题,唐映过来迎接他而没有去招呼靳贵,难道说靳贵已经被他们收买了?
等沈溪下了马车,跟众内外帘官打过招呼,对面驶来一辆有大队官兵保护的马车,车驾停稳后,靳贵与一名身着官府的中年人同时下来,从靳贵那无奈的神色,沈溪便能觉察出,靳贵同样在路上被人用厚礼收买。
“沈谕德,别来无恙?”靳贵苦笑着行礼。
沈溪点头还过礼,然后与众内外帘官一起进到贡院公堂,等点过人数,内帘官便会进入墙垣高耸、环境阴森的会经堂,随后院门上锁,里面只有少数杂役服侍,而印刷卷子也会在会经堂后面的别院中完成,除了送供给、分发考卷时会有专人过来,其余时候外帘官均不得入内。
通常来讲,八月初六下午就要完成出题,到初九正式开考前考卷必须印刷好,分送到考生所在考棚。
“沈谕德上一科时尚且为应举生员,这届便已是内帘主考,实在令人钦佩。”
待众人进到会经堂,外面大门上锁,先前一直没跟沈溪打过招呼的内帘官们开始过来恭维。
这些内帘官,大多跟外面的人有所勾连,毕竟他们中许多是顺天府推选出来的,没资格跟顺天府叫板,所以他们很识相,顺天府送多少文币,他们就收多少,顺天府要在大明宝钞的兑价上行贿,他们就装作懵然不知。
沈溪不用动脑子就知道,这些人过来打招呼的目的,是探问他这次乡试考题的思路,以便提前把风声泄露出去。
在名目众多的乡试作弊手段中,最行之有效的莫过于提前获悉考题。众内帘官中,唯有沈溪和靳贵有出题的权利,也就是说,题目是什么,沈溪和靳贵二人说了算,而沈溪又因为官职高所以在出题这件事上占据主导地位。
只待沈溪出完题目,从头到尾旁观的内帘同考官便会悄悄把题目放出去。
外帘官获悉后,那些行贿少的生员只是得到题目,需要自行找人做好背熟,等考试时照抄就行,而那些给钱多的得到的服务也更优质,顺天府会帮人帮到底,由于手里掌握有大量儒学名宿资源,可以方便地找到人做题,再交给“金主”背熟后进场应试
如此一来,那就算沈溪和靳贵清廉自守,但由于不清楚已经出现鬻题的情况,仅仅依据文章质量,沈溪便会选择那些作弊的考生。
沈溪受人恭维,似乎很受用,脸上带着和熙的笑容,应酬一番后才跟靳贵进到会经堂内的总裁室。
见左右无人,沈溪笑容变淡,问道:“靳中允可有想过出题方向?”
“这个……还是听沈谕德的意思比较好。”靳贵推诿地说道,明知道这次乡试可能有猫腻,那最后题目是谁出的,可就要担责。
题目你出的,最后题目外泄,不是你的责任难道是另一个主考官?
这也是当初程敏政倒台的原因,“四子造诣”的考题不是李东阳想出来的,而是程敏政非要在会试出题上卖弄文采。
“两位上官,不知何时出题?我等也好先提前揣摩一下题目,以便阅卷时有所针对。”
这会儿都知道沈溪和靳贵准备出题,内帘官们丝毫不给沈溪和靳贵私人空间,逐渐汇集到总裁室,就等着两位主考官把题目出好,再通过一些隐秘渠道把题目送出去。
靳贵不想出题,沈溪也不想逞能,这下就显得为难了。
两位主考官谁都不想在出题上出风头。
沈溪想了想,道:“陛下崇尚礼乐之治,并于己未年殿试以礼乐之治策问众贡士,此番乡试,不妨就以礼乐之治为题。”
在场的内帘官都点头,觉得这大题目挺好,可马上有人提出:“沈大人,这礼乐之治涉及众多,况且有四书文三道,五经文各四道,这尚且只是第一场便有二十三篇考题,如何以礼乐之治,概括全部?”
乡试分为三场,第一场是四书文和五经文,第二场是诏、判、表、诰,第三场是时务策,仅仅只是出题量就非常庞大。
乡试说起来似乎是三场考试并重,但因考生众多,题目也多,而阅卷的内帘官却连同两位主考在内,总共才九人,批阅三四千名考生且每人有近万字的考卷,要在十五天左右阅卷完成,决定是否录取以及录取后排定名次,根本是强人所难。
所以顺天府跟十三布政使司的乡试一样,同样是以第一场三道四书文的优劣来进行初选。
四书文写得好,才会被拔擢上来,只要五经文和后两场的卷子答得相对合度,那就可以被录取为举人。
也就是说,这次乡试出的考题的重点和难点,主要取决于三道四书文。
沈溪笑道:“不妨如此如何,将四书排列,《论语》、《孟子》各一道,《大学》、《中庸》取其一而命题,先定页数,再定字数,此字在哪一句,便以哪句为题,如何?”
在场的内帘官一听,都傻眼了。
抓阄出题?
本届乡试岂不成了儿戏?
“沈大人,您可不能言笑,这乡试贡院乃圣人教化之所,可非儿戏。”
旁边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听了,立即便想跟沈溪好好理论一下,但他本身只是举人出身,连进士都不是,不过是因为有名望才会被推举来做内帘官,根本就没意识到他没资格抨击东宫讲官、日讲官的沈溪。
沈溪笑道:“胡先生是觉得……《四书》乃是儿戏?”
“这……”
沈溪抓语病抓的很好。
抓阄是儿戏不假,但最后出的题目还是从四书中找出来的,这大明朝各级考试,每年都会考,四书文和五经文的考题必须是四书五经中的原句,让考生用这句话来衍生出自己的八股文章。
可四书五经一共就那么多句,其实每句话基本都被用烂了。
乡试虽然不禁止截搭题,但让翰林官来出截搭题明显有辱斯文,所以这次乡试,还是要用原句来出题。
沈溪说的这种抓阄之法,暗地里操作算是比较好的选择,只是现在把话提到明面上来说,难免招惹非议。
“沈谕德,要不……还是仔细商议一番再出题为好,索性时间不急。”靳贵有些尴尬,因为沈溪说的这种出题方法,就连开明的他也不能接受。
沈溪笑着点头:“那就先出第二场、第三场的题目,至于第一场的题目,放到后面便是。”
第二场和第三场考试,属于应用文的类型,在题目上没多大花样,但时务策的出题还是能分辨考生的水平高低。
当下朝中发生了什么大事,需要让考生来好好议论一下,题目出得好不好,全看主考官对朝局大事的把控能力。
对此,沈溪已经有一定考虑。
朝廷如今最大的问题,来自于皇嗣单薄,但这题目是不能出的,因为这属于妄议朝政,出题时要考虑一下统治者的想法,皇帝可不想让人随便议论我有几个老婆几个儿子,你还让三四千考生来议论这问题,诚心让我难堪啊。
除了皇嗣单薄的问题,还有便是朝中近几年发生的事情,其中收复哈密和鞑靼犯边都可以议,但不能同时出两道涉及军务的考题。除此之外,诸如黄河决堤、瘟疫肆虐、东南风灾和虫灾等灾荒不能提,即便要出题也得围绕天下承平百姓安居乐业云云。
朝廷大员功过是非不能议论,皇帝已经做出决断的大政方针不能议……
其实有时候想想,出题的范围其实还是挺窄的。
ps:第一更到!
今天天子争取四更,请大家多多订阅、打赏、推荐票和月票支持!
...
本文网址:http://www.66shuku.com/xs/0/768/604293.html,手机请浏览:m.66shuku.com/book/768/ 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