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朝局变
推荐阅读:重生了,回到小县城当豪门、轮回乐园、逆天邪神、踏星、女帝攻略楚倾歌、万相之王、重生之最强剑神、覆汉、国潮1980、夜的命名术、
御书房内又被摔碎了一批瓷器。
打御书房出来后,新皇就径直往慈宁宫而去,入慈宁宫没一会,里面就传来激烈的争吵声。
“舅父他是年迈昏眊!”新皇愤而拍桌,语气又气又急:“宋毅那老贼夜闯舅父私宅,舅父却瞒而不报,生生错失了弹劾那宋毅的良机!母后总让朕朝事上多听取舅父意见,朕也依言听了,可朕的言听计从换来的却是舅父的欺瞒、糊弄!”
太后巫氏被此话震得连退数步,看着面前眼红面青的年轻帝王,脸上出现不敢置信的神色。
“圣上,你怎能如此看待你舅父!你扪心自问,你我孤儿寡母深陷东宫多年,若无你舅父呕心沥血为你谋划,我们母子二人又何来今日荣光?纵然你舅父行事略有偏差,那只怕也是自有他的考量,你又怎能忘恩负义,口出如此诛心之言!”
“母后!”新皇气急,脸上神色说不出是悲愤还是沮丧:“母后对儿臣这番话,又何尝不诛心!朕,继位四年,四年了,母后!纵然朕高高坐在金銮殿上,可又何曾像个能够皇帝?朝野上下,唯左中右三党马首是瞻,他们乘隙结党,窃弄威福,或呈告无据,或举荐无因,矜功自伐,蒙蔽上听!他们要的不是个能够乾纲独断的皇帝,而是个眼盲耳塞的木头人!”
太后连忙反驳:“你舅父不是的……”
后面的话在新皇失望的神色中自动息声。
“昭儿……”
“母后不必说了!”新皇一挥袖,背过身道:“朕并非不感念舅父昔日的庇护。只是朕大了,不再是躲在舅父后面的儿皇帝,而是需要做个乾纲独断的真帝王。”
语罢,愤而离去。
太后在原地立了很久。没有那一刻比此刻更令她清醒的认知到,她的儿子是皇帝是一国之君,不再是昔日那受了挫折而苦痛的伏在她膝上痛哭的小儿。
老虎再弱小也是森林之主,容不得旁人冒犯一丝一毫。
回过神来,太后平静的叫人进来,嘱咐人悄声打听情况。她倒要看看,是何人在挑拨皇帝跟右相的关系。
又另外派人出宫一趟,将右相大人请进宫来。
右相进宫后,听了太后的陈述,好长时间没有说话。
太后观察着右相的神色,担忧道:“大哥可是在怪昭儿?昭儿待你从来都是尊重的,若不是那起子小人挑唆,也不会……”
“太后莫要再说这样的话。”右相打断太后的话,长叹一声:“圣上为一国之主,想要平党祸、定朝纲之心,其实臣一直都清楚。身为九五之尊有雄主抱负,又何尝不是国之大幸?说句托大的话,圣上与臣既为君臣,又为老亲,看见圣上胸有韬略,臣只有高兴的份。”
圣上的心结他从来都是知道的。早在做太子孙那会,就对党争深恶痛绝,登基后更是想要大施拳脚肃清政治,却没成想旧党未去,新党已成气候。这要他心里如何痛快?对于他这横加阻拦的舅父也多生怨言。
圣上太心急了。右相心底不知什么滋味的叹气。
他又不瞎不聋,如何看不到圣上近些年来私下动作?之前就越过他拉拢了不少右党嫡系,试图压制其他两党,继而能将朝中党派一网打尽。直到出师未捷反令人逮着机会将吏部尚书刘瑜拉下了马,这方消停了些。
这两年来他见圣上努力跟他学治国之道,再也未提平党祸之事,还当圣上想通,徐徐图之不再急于一时。如今瞧来,却并非如此。
想到这,右相神色不免带着隐忧:“臣现在就怕圣上被人煽动,不管不顾的就要对那宋毅开刀。”
“宋毅此人……动不得?”
默了瞬息后,右相沉重的说道:“动不得。”
对宋毅此僚,他比任何人都痛恨,可如今却生生忍了下来,何故?还不是不想因私情而动摇国本。
要动宋毅,可不是单单一纸诏令将其蠲免遣发那般简单。不提宋老太师门生故吏留给其多少荫庇,单说这宋毅入官场十数年,明里暗里经营了多少人脉势力,具体无从得知。
更重要的是他在两江三省经营多年,早成气候,就算说这三省境地从上至下皆是他的嫡系也不为过。三省又地势相接,疆界相连,军事上可以互为呼应,而宋毅此人亦正亦邪,城府极深心性颇有几分狠辣,若当真逼急了他,届时三省四方响应,对朝廷将是灭顶之灾。
见右相神色沉重,太后也不免忧愁起来:“圣上如今不比幼时,我也轻易劝不得。若依我来看,当真没必要非跟那宋制宪过不去,想当初……他毕竟也有从龙之功。况且如今宋贵妃也诞下皇长子,只要宋家安分守己,日后自有他们的荣华富贵,想那宋制宪再精明不过的人,又如何不明白这个理?所以只要圣上不逼急了他,便也能将其稳住了,这样朝堂不也平平稳稳的?”
右相不语,这回换作太后叹气。他们都知道,圣上爱憎分明,不愿虚与委蛇,又抱负太大,总想一步登天。
这时,出去打探消息的宫人回来,小声的在太后的耳畔低语。
听罢,太后脸色难看了起来,挥退宫人后,就咬牙切齿道:“我道是哪个不安好心的在从中挑唆,却原来是吴家的刚入宫进了谗言!”
吴越山?右相的眉拧了起来:“此人蛇鼠两端,见利忘义,实乃小人。圣上不是从不待见他,如今又何故与他亲近?”
“还不是……”太后咬牙,脸色几经变换,压抑怒火道:“大哥放心,此事由我来处理,日后断不会让此等小人有挑唆圣上的机会。”
待右相离宫,太后阴沉着脸唤来宫人:“去坤宁宫将皇后请来,说哀家凤体违和,需皇后前来侍疾。”
一连数日,朝堂风平浪静,可右相却心神不宁,总觉得这像暴风雨前的平静。
仿佛要印证他的不安,这日早朝,一份弹劾宋毅的奏折当堂呈到了御案。
出列的是个小小的护军参领,弹劾宋毅的罪名为宵禁时分随意外出,任意妄为,目无法纪。
这种弹劾罪名是不痛不痒的,众臣工皆不以为意,毕竟朝堂三党鼎立,相互倾轧弹劾是难免的事,这种阵仗他们都司空见惯了。况且如今那宋制宪的威望如日中天,除非是谋逆造反的大罪罢,否则圣上焉能轻易给他治罪?照着往常经验,犹如这等小打小闹,圣上至多会不轻不重的说上几句,如此事情就罢了。
可结果却出乎人意料。
圣上并未如往常般就此轻轻揭过,而是当堂斥责了宋制宪,并罚俸半年。
一石惊起千层浪。
别看这惩戒不太大,可其中的深意耐人寻味。
下朝后,众臣工各怀心思的出了金銮殿。
宋毅只往那右相的方向看了眼,之后抬腿大步离去。
右相没有注意到宋毅投来的那莫名一瞥,此刻他正忧心忡忡的往御书房的方向而去,想要求见圣上。
他无比确信,圣上到底还是按捺不住了,迫不及待的要开始有所行动。
今日的弹劾也只不过是个开始,若猜测不错,这只是圣上的稍一试探,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圣上怕是要有大动作了。
一想到这他就心急如焚,脚步也愈发快了。他要阻止圣上这不智之举,否则若一意孤行继续为之,后果怕是犹未可知。
却不想刚到御书房,太监总管就出来歉声道,圣上歇息了,不见任何人。
这是新皇登基以来,首次给他吃的闭门羹。
右相心凉了半截。
话说宋毅出了宫门后,福禄就赶紧迎上来,压低声音急促道:“刚几位尚书大人还有提督大人等下人都来问,朝堂之事,不知大人心中可有章程?”
宋毅脚步未停,径直往马车方向方向而去,边走边沉声道:“回府之后你亲自去几位大人府上走一趟,且告知他们,稍安勿躁,静观其变。”
如此又过了三日。
一连三日,皆有朝臣出列弹劾宋毅,或告他骄横跋扈,或告他自恃己功,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竟还有人告他奴视同僚,常令州抚跪道迎送。
宋毅额外在那告他奴视同僚的人身上停留几个瞬息,目光里的深意令人胆寒。
翰林院掌院学士杨儒顿时汗流浃背,僵硬的撇过脸不与那深冷目光触及。
圣上皆是以罚俸了案。统共加起来,共罚宋毅五年俸禄。
众臣心里皆惊涛骇浪,这几日朝堂风云无疑是圣上在向外释放信号——他想要拿宋制宪开刀了!
这信号不啻于惊天暴雷炸在朝臣当中。
众臣朝后议论纷纷,犹有几分不敢相信圣上会有这般冒然举动。而反观宋党一派,对此竟诡异的保持缄默。
右相心急如焚,朝后就火急火燎的去寻圣上,依旧吃了闭门羹后竟将心一横,不管不顾的就要硬闯御书房。最终却是被两个侍卫一左一右的架了出去。
右相气急攻心,就此病倒了。
朝堂没了右相横加阻拦,圣上行事起来就愈发没了顾忌,本就有心依附圣上的右党见此情形索性横了心,甘当圣上的马前卒。
由单人弹劾转为联名弹劾,罪名也由最初的任意妄为等小打小闹转为骄纵揽权,目无圣上,屡次干涉朝中及地方事务等数项重罪。
同样加重的是圣上对宋毅的惩戒力度。
由罚俸禄,到革去宋毅兼领的兵部尚书并右都御史二职,再次降为二品臣工,再到官衔一降再降直到降为闲散章京。
短短十日,朝堂风云变幻,快的令人犹不敢置信,那威望如日中天的宋制宪,会就此轰然倒塌。
朝堂上下哪个也不信,那宋制宪会坐以待毙。
左相不信。
右相也不信。
纵然事态已朝着不发收拾的局面而去,纵然圣上的诸多举动令他寒了心,可右相又如何狠心置身事外,束手旁观?
遂拖着病体往宫里而去。右相昏沉的双目略过狠意,既然事已至此无法挽回,那就索性将事情做绝了,打蛇七寸一记击毙,断不给其反口回咬的机会。
右相上奏,罗列宋毅八十七条大罪,诸如欺罔罪,僭越罪,狂悖罪,专擅罪,忌刻罪,残忍罪,贪婪罪,侵蚀罪等,奏请圣上将其收押死牢,择日问斩。
此奏一出,且不提众臣工如何反应,金銮殿上的圣上先懵了。
只是这回宋党不再保持缄默,纷纷申斥右相大人此奏为无中生有,戕害忠良,望圣上洞察秋毫,莫要冤枉忠臣良将。
宋党据理力争,右党穷追猛打,左党浑水摸鱼,今日的朝堂吵成了一锅粥,一派乌烟瘴气。
圣上游移不定,决定先散朝,此奏之事押后再议。
散朝之后,圣上让人将右相请到了御书房。
“朝堂水已浑,要的就是快刀斩乱麻。”
右相如是说,见那圣上却又开始犹疑,顾虑,心里团起无法排解的郁怒,颇有些恨铁不成钢。
这事要做的是你,最终不想做绝的也是你。
右相还欲劝说,圣上忙打断:“舅父放心,朕会慎重考虑的。”
回府后右相就紧急联系嫡系,反复商量明日早朝如何让那宋毅将罪名坐实,又如何上奏定其死罪,若是能劝动圣上将其当堂拖出午门问斩,那便再好不过。
纵然此番冒然杀重臣,朝堂会动乱很长一段时候,可只要控制得当,隐患也大概在能控制的范围内,总比打蛇不死反受其害来得强。
可令他没想到的是,尚没等他来得及行动,圣上已经开始行动了。当日就连下八道圣旨至宋府,将其官职一撸到底,贬为白身。
右相当即一口老血更在喉咙。
他速入宫询问,得到的答复令他脑门翁了下。
“虽他宋毅近些年来居功自傲、骄纵揽权,可朕念及当初襄助之功,便就留他一命。他不仁,但朕不能不义,断不能令后世人说朕残暴不仁,忘恩负义。卸了他的职权也算大功告成,其他便就算了。此事已成定局,舅父莫再说了。”
右相恍惚的进了相府,刚进门,一口血就喷了出来。
宋府门可罗雀,两扇朱门紧紧关闭。
“大人,船已备好,咱们可以随时离开。”
宋毅坐在窗边持笔疾书,窗棂投在他身上的暗影,参差斑驳。
“吩咐暗卫到位,这一路上不会平静了。”
“大人放心,皆已妥当。”
密信写好晾干,宋毅将其折好递给福禄,沉声嘱咐:“务必遣人亲自交到端国公手里。”
福禄仔细将信放进竹筒,用火漆封好,郑重道:“大人放心。”而后匆匆出门遣人送信。
宋毅兀自端坐案前沉思,此番他终于确信,朝堂上有另外一股势力在搅动风雨,若是他所猜没错……还是待李靖钒的回信再说。
事妥之后,福禄折身回来,见他们大人静坐不动,不由暗下生急,遂出口建议道:“大人,咱们不妨赶紧上路,以防迟则生变。”
宋毅突然抬眼看他:“爷令你办的另外一件事,妥了吗?”
福禄窒了下,而后垂头沉默。
宋毅眯了眼:“莫不是爷没了官职在身,还使唤不动你了?”
福禄扑通一声跪下:“奴才断不敢有这般大逆不道的想法。只是如今事态紧急,再节外生枝实为不妥,迟则生变啊大人。”
宋毅看他:“你现在就去办。”
福禄大惊,顾不上尊卑,猛地抬头:“万万不可啊大人!从皇觉寺掳人,不提要折咱们多少人手进去,咱这一路上本就不太平,还指不定要添多少变数!大人,不过一区区女子罢了,大人若有不甘,杀了她便是,断不可以身犯险!”
宋毅呵斥:“你懂什么。”
福禄垂了头,他的确不懂。他不明白,既然右相紧逼至此,那大人又何妨回敬三分?只要引爆那人身份,断能将他拉下马。可大人却只道右相正存了与他同归于尽的念头,此刻拉那右相下马于他处境无益,不过让这局面多一个她去死罢了。
“罢了,不必掳她。”宋毅沉眸:“但你还要去办一事。”
说到这,他语气一重:“爷要见她一面。”
出门的时候,正遇到脚步匆匆而来的大理寺少卿梁简文。
宋毅皱眉:“此番时局敏感之际,尽量减少书信往来及走动,之前不是已派福禄他们通知你了吗?”
被人称作年少老成的梁简文,此刻看起来有些慌乱:“大哥,简文自知欠妥,可我这心中……实在没底。”
“还是不够稳重,妄我之前的那番教导。”宋毅扫他一眼:“即便是我今日下了大狱,你也不该自乱分寸。你不妨看看你未来岳丈大人,可有方寸大乱?我且再教你,若哪日见着卫家将义妹赶出家门断绝关系,那才是你该惊慌失措的时候。”
梁简文心中顿时一定,继而有些羞愧,拱手施了一礼:“是简文愧对大哥的谆谆教诲了。”
“你与义妹的婚事,我怕是赶不及了,等来日必补上一份厚礼。”
“那简文就提前谢过大哥。”梁简文顿了瞬,又迟疑问道:“只是简文有一事不明。大哥,其实我们并非没有还击之力,之前为何让我们按兵不动,任他们诬陷打压,险些置您于死地?”
宋毅沉了沉目:“因为我确定一事。说起这个,你在京中暗中盯住一人,看他究竟是谁的人。”
“何人?”
“护军参领,齐忠彦。”
。
打御书房出来后,新皇就径直往慈宁宫而去,入慈宁宫没一会,里面就传来激烈的争吵声。
“舅父他是年迈昏眊!”新皇愤而拍桌,语气又气又急:“宋毅那老贼夜闯舅父私宅,舅父却瞒而不报,生生错失了弹劾那宋毅的良机!母后总让朕朝事上多听取舅父意见,朕也依言听了,可朕的言听计从换来的却是舅父的欺瞒、糊弄!”
太后巫氏被此话震得连退数步,看着面前眼红面青的年轻帝王,脸上出现不敢置信的神色。
“圣上,你怎能如此看待你舅父!你扪心自问,你我孤儿寡母深陷东宫多年,若无你舅父呕心沥血为你谋划,我们母子二人又何来今日荣光?纵然你舅父行事略有偏差,那只怕也是自有他的考量,你又怎能忘恩负义,口出如此诛心之言!”
“母后!”新皇气急,脸上神色说不出是悲愤还是沮丧:“母后对儿臣这番话,又何尝不诛心!朕,继位四年,四年了,母后!纵然朕高高坐在金銮殿上,可又何曾像个能够皇帝?朝野上下,唯左中右三党马首是瞻,他们乘隙结党,窃弄威福,或呈告无据,或举荐无因,矜功自伐,蒙蔽上听!他们要的不是个能够乾纲独断的皇帝,而是个眼盲耳塞的木头人!”
太后连忙反驳:“你舅父不是的……”
后面的话在新皇失望的神色中自动息声。
“昭儿……”
“母后不必说了!”新皇一挥袖,背过身道:“朕并非不感念舅父昔日的庇护。只是朕大了,不再是躲在舅父后面的儿皇帝,而是需要做个乾纲独断的真帝王。”
语罢,愤而离去。
太后在原地立了很久。没有那一刻比此刻更令她清醒的认知到,她的儿子是皇帝是一国之君,不再是昔日那受了挫折而苦痛的伏在她膝上痛哭的小儿。
老虎再弱小也是森林之主,容不得旁人冒犯一丝一毫。
回过神来,太后平静的叫人进来,嘱咐人悄声打听情况。她倒要看看,是何人在挑拨皇帝跟右相的关系。
又另外派人出宫一趟,将右相大人请进宫来。
右相进宫后,听了太后的陈述,好长时间没有说话。
太后观察着右相的神色,担忧道:“大哥可是在怪昭儿?昭儿待你从来都是尊重的,若不是那起子小人挑唆,也不会……”
“太后莫要再说这样的话。”右相打断太后的话,长叹一声:“圣上为一国之主,想要平党祸、定朝纲之心,其实臣一直都清楚。身为九五之尊有雄主抱负,又何尝不是国之大幸?说句托大的话,圣上与臣既为君臣,又为老亲,看见圣上胸有韬略,臣只有高兴的份。”
圣上的心结他从来都是知道的。早在做太子孙那会,就对党争深恶痛绝,登基后更是想要大施拳脚肃清政治,却没成想旧党未去,新党已成气候。这要他心里如何痛快?对于他这横加阻拦的舅父也多生怨言。
圣上太心急了。右相心底不知什么滋味的叹气。
他又不瞎不聋,如何看不到圣上近些年来私下动作?之前就越过他拉拢了不少右党嫡系,试图压制其他两党,继而能将朝中党派一网打尽。直到出师未捷反令人逮着机会将吏部尚书刘瑜拉下了马,这方消停了些。
这两年来他见圣上努力跟他学治国之道,再也未提平党祸之事,还当圣上想通,徐徐图之不再急于一时。如今瞧来,却并非如此。
想到这,右相神色不免带着隐忧:“臣现在就怕圣上被人煽动,不管不顾的就要对那宋毅开刀。”
“宋毅此人……动不得?”
默了瞬息后,右相沉重的说道:“动不得。”
对宋毅此僚,他比任何人都痛恨,可如今却生生忍了下来,何故?还不是不想因私情而动摇国本。
要动宋毅,可不是单单一纸诏令将其蠲免遣发那般简单。不提宋老太师门生故吏留给其多少荫庇,单说这宋毅入官场十数年,明里暗里经营了多少人脉势力,具体无从得知。
更重要的是他在两江三省经营多年,早成气候,就算说这三省境地从上至下皆是他的嫡系也不为过。三省又地势相接,疆界相连,军事上可以互为呼应,而宋毅此人亦正亦邪,城府极深心性颇有几分狠辣,若当真逼急了他,届时三省四方响应,对朝廷将是灭顶之灾。
见右相神色沉重,太后也不免忧愁起来:“圣上如今不比幼时,我也轻易劝不得。若依我来看,当真没必要非跟那宋制宪过不去,想当初……他毕竟也有从龙之功。况且如今宋贵妃也诞下皇长子,只要宋家安分守己,日后自有他们的荣华富贵,想那宋制宪再精明不过的人,又如何不明白这个理?所以只要圣上不逼急了他,便也能将其稳住了,这样朝堂不也平平稳稳的?”
右相不语,这回换作太后叹气。他们都知道,圣上爱憎分明,不愿虚与委蛇,又抱负太大,总想一步登天。
这时,出去打探消息的宫人回来,小声的在太后的耳畔低语。
听罢,太后脸色难看了起来,挥退宫人后,就咬牙切齿道:“我道是哪个不安好心的在从中挑唆,却原来是吴家的刚入宫进了谗言!”
吴越山?右相的眉拧了起来:“此人蛇鼠两端,见利忘义,实乃小人。圣上不是从不待见他,如今又何故与他亲近?”
“还不是……”太后咬牙,脸色几经变换,压抑怒火道:“大哥放心,此事由我来处理,日后断不会让此等小人有挑唆圣上的机会。”
待右相离宫,太后阴沉着脸唤来宫人:“去坤宁宫将皇后请来,说哀家凤体违和,需皇后前来侍疾。”
一连数日,朝堂风平浪静,可右相却心神不宁,总觉得这像暴风雨前的平静。
仿佛要印证他的不安,这日早朝,一份弹劾宋毅的奏折当堂呈到了御案。
出列的是个小小的护军参领,弹劾宋毅的罪名为宵禁时分随意外出,任意妄为,目无法纪。
这种弹劾罪名是不痛不痒的,众臣工皆不以为意,毕竟朝堂三党鼎立,相互倾轧弹劾是难免的事,这种阵仗他们都司空见惯了。况且如今那宋制宪的威望如日中天,除非是谋逆造反的大罪罢,否则圣上焉能轻易给他治罪?照着往常经验,犹如这等小打小闹,圣上至多会不轻不重的说上几句,如此事情就罢了。
可结果却出乎人意料。
圣上并未如往常般就此轻轻揭过,而是当堂斥责了宋制宪,并罚俸半年。
一石惊起千层浪。
别看这惩戒不太大,可其中的深意耐人寻味。
下朝后,众臣工各怀心思的出了金銮殿。
宋毅只往那右相的方向看了眼,之后抬腿大步离去。
右相没有注意到宋毅投来的那莫名一瞥,此刻他正忧心忡忡的往御书房的方向而去,想要求见圣上。
他无比确信,圣上到底还是按捺不住了,迫不及待的要开始有所行动。
今日的弹劾也只不过是个开始,若猜测不错,这只是圣上的稍一试探,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圣上怕是要有大动作了。
一想到这他就心急如焚,脚步也愈发快了。他要阻止圣上这不智之举,否则若一意孤行继续为之,后果怕是犹未可知。
却不想刚到御书房,太监总管就出来歉声道,圣上歇息了,不见任何人。
这是新皇登基以来,首次给他吃的闭门羹。
右相心凉了半截。
话说宋毅出了宫门后,福禄就赶紧迎上来,压低声音急促道:“刚几位尚书大人还有提督大人等下人都来问,朝堂之事,不知大人心中可有章程?”
宋毅脚步未停,径直往马车方向方向而去,边走边沉声道:“回府之后你亲自去几位大人府上走一趟,且告知他们,稍安勿躁,静观其变。”
如此又过了三日。
一连三日,皆有朝臣出列弹劾宋毅,或告他骄横跋扈,或告他自恃己功,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竟还有人告他奴视同僚,常令州抚跪道迎送。
宋毅额外在那告他奴视同僚的人身上停留几个瞬息,目光里的深意令人胆寒。
翰林院掌院学士杨儒顿时汗流浃背,僵硬的撇过脸不与那深冷目光触及。
圣上皆是以罚俸了案。统共加起来,共罚宋毅五年俸禄。
众臣心里皆惊涛骇浪,这几日朝堂风云无疑是圣上在向外释放信号——他想要拿宋制宪开刀了!
这信号不啻于惊天暴雷炸在朝臣当中。
众臣朝后议论纷纷,犹有几分不敢相信圣上会有这般冒然举动。而反观宋党一派,对此竟诡异的保持缄默。
右相心急如焚,朝后就火急火燎的去寻圣上,依旧吃了闭门羹后竟将心一横,不管不顾的就要硬闯御书房。最终却是被两个侍卫一左一右的架了出去。
右相气急攻心,就此病倒了。
朝堂没了右相横加阻拦,圣上行事起来就愈发没了顾忌,本就有心依附圣上的右党见此情形索性横了心,甘当圣上的马前卒。
由单人弹劾转为联名弹劾,罪名也由最初的任意妄为等小打小闹转为骄纵揽权,目无圣上,屡次干涉朝中及地方事务等数项重罪。
同样加重的是圣上对宋毅的惩戒力度。
由罚俸禄,到革去宋毅兼领的兵部尚书并右都御史二职,再次降为二品臣工,再到官衔一降再降直到降为闲散章京。
短短十日,朝堂风云变幻,快的令人犹不敢置信,那威望如日中天的宋制宪,会就此轰然倒塌。
朝堂上下哪个也不信,那宋制宪会坐以待毙。
左相不信。
右相也不信。
纵然事态已朝着不发收拾的局面而去,纵然圣上的诸多举动令他寒了心,可右相又如何狠心置身事外,束手旁观?
遂拖着病体往宫里而去。右相昏沉的双目略过狠意,既然事已至此无法挽回,那就索性将事情做绝了,打蛇七寸一记击毙,断不给其反口回咬的机会。
右相上奏,罗列宋毅八十七条大罪,诸如欺罔罪,僭越罪,狂悖罪,专擅罪,忌刻罪,残忍罪,贪婪罪,侵蚀罪等,奏请圣上将其收押死牢,择日问斩。
此奏一出,且不提众臣工如何反应,金銮殿上的圣上先懵了。
只是这回宋党不再保持缄默,纷纷申斥右相大人此奏为无中生有,戕害忠良,望圣上洞察秋毫,莫要冤枉忠臣良将。
宋党据理力争,右党穷追猛打,左党浑水摸鱼,今日的朝堂吵成了一锅粥,一派乌烟瘴气。
圣上游移不定,决定先散朝,此奏之事押后再议。
散朝之后,圣上让人将右相请到了御书房。
“朝堂水已浑,要的就是快刀斩乱麻。”
右相如是说,见那圣上却又开始犹疑,顾虑,心里团起无法排解的郁怒,颇有些恨铁不成钢。
这事要做的是你,最终不想做绝的也是你。
右相还欲劝说,圣上忙打断:“舅父放心,朕会慎重考虑的。”
回府后右相就紧急联系嫡系,反复商量明日早朝如何让那宋毅将罪名坐实,又如何上奏定其死罪,若是能劝动圣上将其当堂拖出午门问斩,那便再好不过。
纵然此番冒然杀重臣,朝堂会动乱很长一段时候,可只要控制得当,隐患也大概在能控制的范围内,总比打蛇不死反受其害来得强。
可令他没想到的是,尚没等他来得及行动,圣上已经开始行动了。当日就连下八道圣旨至宋府,将其官职一撸到底,贬为白身。
右相当即一口老血更在喉咙。
他速入宫询问,得到的答复令他脑门翁了下。
“虽他宋毅近些年来居功自傲、骄纵揽权,可朕念及当初襄助之功,便就留他一命。他不仁,但朕不能不义,断不能令后世人说朕残暴不仁,忘恩负义。卸了他的职权也算大功告成,其他便就算了。此事已成定局,舅父莫再说了。”
右相恍惚的进了相府,刚进门,一口血就喷了出来。
宋府门可罗雀,两扇朱门紧紧关闭。
“大人,船已备好,咱们可以随时离开。”
宋毅坐在窗边持笔疾书,窗棂投在他身上的暗影,参差斑驳。
“吩咐暗卫到位,这一路上不会平静了。”
“大人放心,皆已妥当。”
密信写好晾干,宋毅将其折好递给福禄,沉声嘱咐:“务必遣人亲自交到端国公手里。”
福禄仔细将信放进竹筒,用火漆封好,郑重道:“大人放心。”而后匆匆出门遣人送信。
宋毅兀自端坐案前沉思,此番他终于确信,朝堂上有另外一股势力在搅动风雨,若是他所猜没错……还是待李靖钒的回信再说。
事妥之后,福禄折身回来,见他们大人静坐不动,不由暗下生急,遂出口建议道:“大人,咱们不妨赶紧上路,以防迟则生变。”
宋毅突然抬眼看他:“爷令你办的另外一件事,妥了吗?”
福禄窒了下,而后垂头沉默。
宋毅眯了眼:“莫不是爷没了官职在身,还使唤不动你了?”
福禄扑通一声跪下:“奴才断不敢有这般大逆不道的想法。只是如今事态紧急,再节外生枝实为不妥,迟则生变啊大人。”
宋毅看他:“你现在就去办。”
福禄大惊,顾不上尊卑,猛地抬头:“万万不可啊大人!从皇觉寺掳人,不提要折咱们多少人手进去,咱这一路上本就不太平,还指不定要添多少变数!大人,不过一区区女子罢了,大人若有不甘,杀了她便是,断不可以身犯险!”
宋毅呵斥:“你懂什么。”
福禄垂了头,他的确不懂。他不明白,既然右相紧逼至此,那大人又何妨回敬三分?只要引爆那人身份,断能将他拉下马。可大人却只道右相正存了与他同归于尽的念头,此刻拉那右相下马于他处境无益,不过让这局面多一个她去死罢了。
“罢了,不必掳她。”宋毅沉眸:“但你还要去办一事。”
说到这,他语气一重:“爷要见她一面。”
出门的时候,正遇到脚步匆匆而来的大理寺少卿梁简文。
宋毅皱眉:“此番时局敏感之际,尽量减少书信往来及走动,之前不是已派福禄他们通知你了吗?”
被人称作年少老成的梁简文,此刻看起来有些慌乱:“大哥,简文自知欠妥,可我这心中……实在没底。”
“还是不够稳重,妄我之前的那番教导。”宋毅扫他一眼:“即便是我今日下了大狱,你也不该自乱分寸。你不妨看看你未来岳丈大人,可有方寸大乱?我且再教你,若哪日见着卫家将义妹赶出家门断绝关系,那才是你该惊慌失措的时候。”
梁简文心中顿时一定,继而有些羞愧,拱手施了一礼:“是简文愧对大哥的谆谆教诲了。”
“你与义妹的婚事,我怕是赶不及了,等来日必补上一份厚礼。”
“那简文就提前谢过大哥。”梁简文顿了瞬,又迟疑问道:“只是简文有一事不明。大哥,其实我们并非没有还击之力,之前为何让我们按兵不动,任他们诬陷打压,险些置您于死地?”
宋毅沉了沉目:“因为我确定一事。说起这个,你在京中暗中盯住一人,看他究竟是谁的人。”
“何人?”
“护军参领,齐忠彦。”
。
本文网址:http://www.66shuku.com/xs/0/135/70842.html,手机请浏览:m.66shuku.com/book/135/ 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